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瑜伽 > 文登西铺头村:负债百万贫穷村的“逆袭” 之路

文登西铺头村:负债百万贫穷村的“逆袭” 之路

时间:2018-07-27 22:5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绿色为底色,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构筑乡村振兴“四梁八柱”,走出一条“小而精,美而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盘活土地  壮大集体经济

  走进西铺头村,一排排楼房整齐划一,楼间绿色盎然,健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此情此景,让人很难想象西铺头曾是拥有上百万元负债的“贫穷村”。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1998年,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投身到发展中。“村党支部强化带头作用,盘活农民手中的沉睡资产,变‘不动物产’为‘流动资产’,变‘流动资产’为‘创业资金’,实现集体收入零突破。”西铺头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峰说。

  发展之初,西铺头村将目光放在了土地和厂房租金收入上,先后整合村集体土地资源,并流转周边西寨、河圈等村土地近600亩,盘活周边闲置厂房近2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3万多平方米,先后引进家家悦超市、主成食品、新江友渔具等内外资项目12个,增加集体收入100余万元。

  然而,村党支部并不满足于仅仅依靠有限的土地和厂房获取收益,而是抓住房地产和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开始探索走产业致富的路子。

  2005年,在村党支部引导下,西铺头村成立宏榕房地产有限公司,重新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了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荣昌花园小区,不仅让居民住上了现代化楼房,还腾出20万平方米土地,为今后发展留足了空间。

  西铺头村还利用村集体收入,先后硬化街道15000平方米,并全部安装路灯,为全村居民免费安装自来水和暖气。

  “我记得往楼上搬那天,村里物业出人、出车帮着料理,家里什么都齐全,就连电视机也是村里统一给配的。”荣昌花园小区居民丛树兰说。

  融合发展 不断惠民富民

  于海峰说,要想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并保持活力,就要坚持以农业为本,着力在找准产业融合发展点上下功夫。

  于是,早在2007年,西铺头村就开始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

  利用村后的天然山间林地,西铺头村邀请同济大学进行设计,建设占地3000亩的休闲农业产业园,设有生态采摘区、运动休闲区、中医康养区、农事体验区、栗景山庄、婚庆博览园等项目,是集采摘、观光、体验及休闲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近郊旅游示范园。

  几年间,这里建起了由草莓园、蓝莓园、树莓园等构成的生态采摘区,打造出由水上拓展项目、羽毛球馆、台球馆等构成的休闲运动区,建设了提供农家乐饭菜的栗景山庄……

  今年5月,随着集食、住、行、娱、养、学为一体的田园综合项目的建成开放,西铺头村显得愈发“惊艳”:VR体验、咖啡书吧、瑜伽健身、中医理疗、特色民俗、草莓酱和草莓酒制作等系列项目,让游客享受到田园休闲的乐趣。

  如今,西铺头村实现了农产品种植和新品种培育、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乡村旅游与养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形成“吃、住、游、娱、养”五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到2020年,预计可实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为集体年创收3000万元。

  西铺头村党支部始终认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惠民、富民,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个方向永远不能改变。

  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惠民。2015年,以每亩1万元将全村352户村民的土地全部流转到集体手中,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所得收益由村民和集体共有,村民人均可获得年收益3000元。

  2016年,作为产业园的项目之一,由村内64户村民自愿入股投资建成的大米加工坊成立,可为每户入股村民每年增加五六千元收入。

  不仅如此,通过产业园、企业等多种用工方式,推动村民就业,给予岗位和技术指导,同时鼓励有一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村民创办产业项目,仅产业园就吸纳村民80余人。

  早在2009年,西铺头村民非农收入占到村民总收入的90%以上,2016年人均福利3000元,2017年达到4000元,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最美乡村”“山东省精品采摘园”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