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养生秘诀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 春、夏、秋、冬该如何养生? 阴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阳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四季养生的秘诀——顺应阴阳气化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什么相应?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阴阳? 问得很好!要能做到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当然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阴阳。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产生于宇宙运动,具体是日、月的运动。 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讲到阴阳,那就必须提到《易经》,《易经》是中国经典中的经典,一部《易经》就是讲阴阳运动、讨论阴阳哲理的书。 有这么一条真理:愈是简单的,就愈是实用的。太极图就是讲阴阳气化的最简单却又是最实用的图示,它浓缩了《易经》最高深的阴阳哲理。 美丽的太极图由阴鱼及阳鱼所组成,如下图所示。 太极图浓缩了阴阳哲理,是阴阳运动的象征。 太极图的含义其实就是一句话:阴阳平分天下。 说具体一点,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那么,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 一天之中的子时(夜晚23至1点)、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11至13点)、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卯时是一天中的5至7时,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时是一天中的17至19时,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简要言之,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风)气通于肝。 夏(火)气通于心。 长夏(湿)气通于脾。 秋(燥)气通于肺。 冬(寒)气通于肾。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春天如何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气生发)。 夏天如何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怕阳光),使志无怒(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闭汗),若所爱在外(多到户外活动)。 秋天如何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完谷不化的腹泻),奉藏者少(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冬天如何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冬三月,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不要耗散阳气),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多晒太阳)。 4531 为什么说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为什么要顺应大自然的阴阳气化养生? 因为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所以《黄帝内经》说圣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为什么要养阳?因为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春夏要养阳。 秋冬为什么要养阴?因为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的气化趋势养阴,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秋冬要养阴。 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按照阴阳的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秋冬养阴,也就是为了春夏的阳有根基;春夏养阳,那么秋冬的阴才有动力。 阴虚的人如何养生? ——阴虚的特征 阴偏衰,指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主要是肾阴不足,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 阴虚则热,所以具体表现是:五心(胸心、两手心、两足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上火,咽干口燥,消瘦盗汗(夜里睡醒出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导致阴虚的原因:主要是邪热伤阴,五志(喜、怒、悲、思、恐)太过,化火伤阴,久病体虚耗阴。 ——对阴气的重新认识 阴气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类:病理性的阴是废物,是要排出的;而生理性的阴是人体所不可少的,因为阴为阳之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所以养阴确实重要。 水在养阴中更为重要。因为水是阴阳气化的基础,没有水,生命就不能继续。水是阴气之源,因此,不但应多喝水,还要吸阴气。 ——阴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第一,海边、山林、河畔、高山。在这些地方进行锻炼,做深呼吸,吸入大量的阴气,无疑对长寿十分有益。 第二,接地气。这是养阴的重要方法。因为天为阳,地为阴,地是阴气的矿藏,所以接地气十分重要,这就是说,应该经常赤足,这样地气可以从足心的涌泉穴上升入体。 第三,北方。这是阴气产生的重要方向,所以阴亏养生要面北,以汲取北方阴气。 第四,夜晚,面向月光。因为昼为阳,夜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所以阴亏的人养生,在夜晚面对月光效果最好。 第五,低凹处。这是阴气较浓之处,因为高为阳,低为阴。住一楼的人也有好处,每天都能接着地气,因此寿命要比住高层的人长。 ——养阴的饮食有哪些? 第一,长在水里的东西,如藕、竹笋、荸荠、菱角。 第二,生在向北、背阴处的食物,越冬的冬小麦,长在地里的地瓜、山药等。 总之,地气、北方、月光、低凹之处都属阴,是采吸阴气(所谓负氧离子)的有效地方。 阳虚的人如何养生? ——阳虚的特征是什么? 阳偏衰,指人体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阳虚则寒。人体阳气不足,主要为肾阳虚衰(命火不足),因为肾阳为人体诸阳之本。 产生阳虚的原因: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包括饮食不当、劳倦或疾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对生命的重大意义 阳气是生命的动力。气,在古代写“”。即气寓火之意,火,就是动力。所以阳气有动力的作用。 阳化气,阴成形。无阴则阳无根,无阳则阴无以化,所以阴气的化生必须依赖阳气。先天之气,又称为元气,是生命的火种,藏于肾,又称为命火,命火极为宝贵。 火种熄灭则生命终结,所以保护阳气、减少阳气损耗,是抗衰老的重要奥秘。 ——阳气在哪些地方、哪个时辰最多? 第一,正午,日头当顶,立于庭院,脱帽,日精可从头顶百会穴入人体。 第二,站在高楼、高处面向南方,打开窗户,阳气可随光照从皮肤进入人体。 第三,日出时,面向东方,做深呼吸,阳气可从鼻孔及人身皮肤腠理(毛孔)进入人体。 第四,晴天,蓝天白云,立在旷野,做深呼吸,阳气可从口鼻进入人体。 总之,要去天气高、太阳光好、南方、东方、向光、高凸处去采吸阳气。 五脏(心、肝、脾、肺、肾)是人体养生保健的重中之重,中医对五脏养生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四季养生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