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图库 > 郭沫若长寿养生之道(图)

郭沫若长寿养生之道(图)

时间:2018-01-09 11:0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郭沫若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他幼年时曾患一场重病,青年时期又患过伤寒,致使两耳失聪,却享有86岁的高寿。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

  郭沫若长寿的重要原因,在于他的静坐健身法。据说,他的身体素质本身不好,早年他东渡到日本,由于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次年某日,他读到明代理学家王阳明以“静坐”法养病健身的故事后,就开始试着学起来,每天清晨起床与晚上临睡时各静坐30分钟。就这样,不到半个月,奇迹发生了,郭沫若的睡眠大有好转,睡得香甜,梦也少了,胃口恢复如常,渐渐地竟连骑马都不感到累了。静坐让体弱的郭沫若,身体素质由衰变强。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静坐来养生。

  静坐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宝贵遗产。作用是静以养心,还需要与其他运动结合,达到动静交替进行、养身养心的目的。而不是饱食终日,坐着不动,无所事事。郭沫若说得好:“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我以静坐为手段,不以静坐为目的,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实践证明,静坐对脑力者防治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及排除心理障碍等,均有良好的作用。还有人提出,静坐有增强消化功能、耐寒能力及润泽肌肤的美容功效。

  郭沫若的长寿,与讲究饮食的多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一生在饮食方面注意节制,平时以米饭、素菜为主,常食粗粮。他不讲求大滋大补,力求日常饮食多样化。主食以大米为主,兼吃杂粮。他的食谱时常替换,如面条、混沌、炒面、发糕、烧饼、豆包、麦粥等。他尤其喜欢在发糕里掺和一定数量的玉米面,夏令则食用绿豆稀饭。营养学家认为,每种粮食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如能把几种粮食混合着吃,就能取长补短,营养互补,有益健康。


  郭沫若竭力主张菜肴要少而精。所谓的精,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指搭配恰当、五味调和的家庭小菜。适合他的菜肴有:清炒油菜、海米炒芹菜、清蒸鱼、醋椒鱼等。他还特别喜爱采摘一些野菜和植物的茎、叶、花来做膳食。比如,摘些枸杞嫩叶加水煮,拌以蒜苗食之;用木槿花煮汤饮用。他还常把二月兰和红薯秧当做别具风味的小菜食用。他认为,野菜清香味浓,能调剂口味,又可疗疾保健。

  郭沫若的长寿,其实还在于他豁达乐观的心态。他生性豪爽,胸襟宽阔,热爱生活,这种精神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读他的小说、散文、戏剧、诗歌、自传等如饮美酒,充满了情趣和哲理。尽管一生曲折坎坷,可他的态度却是宽容大度。什么荣辱、贫富,什么诽谤、赞誉,在他看来都无足挂齿。生活的事实证明,一个宽容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观、消沉、焦躁、恼怒。正是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成就了一位文坛巨人、成就了一位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