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名人养生 > 专家谈冬季养生:冬季起太早并不符合原则

专家谈冬季养生:冬季起太早并不符合原则

时间:2017-11-10 16:1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摘要]中医强调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生也是分南北的。

中医强调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小寒已过,大寒将临。很多“养生精”早已开始进补了。可是,冬季养生,究竟该怎么“养”?冬季进补,有何讲究?

1月10日,在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携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的“冬季保健养生,关注中医‘治未病’”专题讲座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常务副书记、主任医师彭康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文小敏教授分别就“冬季保健知多D”、“养生之道,护脾胃是关键”详细介绍了冬季养生之道。

专家提醒,冬季养生也是分南北的。此外,中医强调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宜早睡,但不宜起得太早,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活动。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10时至15时,才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段。

广州日报大洋网(life.dayoo.com/health/)、广州日报全媒体团队对名医大讲堂进行了现场直播。

冬季养生

南方养生不能照搬北方

彭康在讲座中指出,冬属水,水性滋养、下行、寒冷、闭藏。风寒冰冽,草木凋零,阴盛阳衰,万物闭藏。同时,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潜。皮肤汗腺收缩,气血流于体表减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变缓,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能量,但是,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降低了。因此, 冬季养生,要注意精血内藏,宜于护阴;外寒阳衰,则当育阳。

此外,南方的冬季,广州的气温比北方高,湿度也相对较高,但冬天跟春天、夏天、秋天相比,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南方冬季的养生不能照搬北方,同时,也不同于其他季节。

“比如人参,用于冬补,北方适合红参,但是,在南方,如果冬天用红参,就过于温燥,因而,南方的冬季,用西洋参比较好。”彭康认为,冬季养生,饮食可以热治寒。“冬季进补,可吃羊肉等温热之食,”他说,尤其是慢性病而见阳虚之人也可服用一些温补的药食之品。包括人参、黄芪、鹿茸、杜仲、狗脊、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海马等。

但是,他特别强调,这些药食之品,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群。比如,不同的体质,适宜的人参种类也不同。“鹿茸是温补的,适合阳虚之人,但如果是阴虚火旺之人,就不适宜。”

冬季保暖

用中药渣烧水泡脚可暖脚

彭康说,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他认为,冬季保暖,务必要注意头暖、背暖和脚暖。

一是头暖。他说,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因此,冬季气温较低时,注意戴好帽子和围巾。

二是背暖。他说,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此外,肺心病、哮喘等疾病可能是因背部着凉引起。“背心、披肩等都有利于背部保暖。”

三是脚暖。他说,一旦脚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冬季,尤其是睡前,用热水泡脚,既可解乏,又有助于睡眠。“尤其是服用中药的患者,不妨用煎完后的药渣泡脚。”

“《黄帝内经》里强调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彭康说,其实,冬季应该早睡,但也不宜起得太早,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活动。现在的老人早上五六时就起床去晨练了,这其实并不符合养生。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10时至15时,才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段。

他说,中国的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大多缺钙,这跟接受阳光照射太少不无关系。因此,他提倡,冬季养生,一定要注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浴”。

常见病防治

可利用中药预防但须遵医嘱

彭康介绍,在冬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感冒引发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高血压病、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塞;其他常见疾病还有肿瘤、糖尿病、骨关节病等。这些疾病中,不少可利用中药进行预防,但都需要遵医嘱,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冬季常用的中成药及单味中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补肾温阳益阴

六味地黄丸,主要包含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金匮肾气丸,主要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用附子、桂枝或肉桂壮肾中之阳,用阴中求阳之法,以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

2.活血通脉

血塞通片(三七类制剂)、银杏叶类制剂、复方丹参片(滴丸)等。

3.软化血管

银杏叶、三七、川芎、山楂、丹参等活血化瘀。

4.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

当归、丹参、红花、赤芍、益母草、三七、蒲黄、延胡索、桂枝、水蛭、葛根、肉桂等。

5.降血脂

绞股蓝 、余甘子、泽泻、决明子、山楂、荷叶、生蒲黄、陈皮、茵陈蒿、大黄等。

6.降血压

罗布麻、夏枯草、菊花、天麻、钩藤、杜仲、石决明、地龙、桑寄生、黄芩、臭梧桐等。

7.降血糖

黄芪、葛根、白芷、石膏、黄连、知母、黄柏、生地黄、玄参、地骨皮、白术、茯苓、玉米须、天花粉、瓜蒌、苦瓜、丹参、桔梗、红景天、刺五加、山药、麦冬、玉竹、枸杞子、牛膝、山茱萸、人参等都有一定的降糖的作用。

脾胃保养

情绪不稳、忧思焦虑、缺少运动都伤脾胃

文小敏说,从中医上来说,脾胃有三大生理功能,首先是受纳运化,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中医讲气血阴阳,气血阴阳平和的人体才能健康和长寿,另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气化,相当于西医的新陈代谢。脾胃的第二个生理功能是升清降浊,是气血运动形式;第三个功能是通调水道。脾胃的气血和其他的脏器都有关系,脾胃有问题,全身上下都会有病,所以养生护脾胃非常关键。

文小敏说,脾脏失调表现出来就是腹满作胀或脘腹痛、食少、便溏、黄疸、身重乏力、肢冷、脱肛及内脏下垂,还有便血、崩漏、紫癜;而胃部失调主要是胃气虚、胃阴虚、胃寒、胃热等。表现出来的是胃纳不佳、饮食无味,脘腹胀满、隐痛,嗳气、恶心、呕吐、呃逆,不思饮食、舌质光红而干,甚则舌面如镜,干呕,口糜,食入不化,剧烈脘痛,胃中嘈杂、消谷善饥,口苦、口渴、大便秘结,恶心、呕吐酸苦黄水,齿痛龈肿、衄血、呕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