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体育内容领域大局已定,下半场拼什么?

体育内容领域大局已定,下半场拼什么?

时间:2018-08-27 05:4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最近,在体育行业,体育内容IP与视频平台的强强联合成了一种潮流。

8月6日,爱奇艺与新英体育传媒共同成立北京新爱体育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新英体育旗下APP正式更名为爱奇艺体育;此前在7月19日,阿里巴巴斥资3亿战略投资苏宁体育,阿里旗下优酷视频与苏宁旗下PP体育正式结盟。

过去三年,腾讯体育手握NBA,在中国篮球赛事领域一家独大,再加上自家视频平台的流量做后盾,实力不可小觑。

这是BAT在体育内容领域的布局。在如今的中国体育市场上,爱优腾三家显然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攻城容易守城难,上半场的角逐已接近尾声,下半场拼什么更为重要。

赛事IP是壁垒,也是隐患

与一般的电视剧综艺不同,体育赛事的观众群体具有极大的忠诚度,他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大多源于情怀和热爱,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对赛事和体育运动员倾注情感,这种情怀和感情得以持续数十年甚至一辈子。由此,谁家手中握有赛事IP,尤其是世界级的超级IP,谁就拥有了一批天然的忠实用户群体。

独家体育赛事版权带来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以优酷拿下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直播权来看: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有超过1.8亿用户在优酷视频上观看世界杯,观看决赛的用户更是达到了2400万,这一数据甚至刷新了世界杯的观赛记录。此次世界杯的直播,不仅显示了优酷进军体育内容领域的决心,也为优酷带来大批流量,优酷APP正式进入日活亿级阵营。

另外,体育产业的版权除了媒体转播权之外,还包括商业赞助权、门票销售权、衍生品开发权等。依托赛事ip的强大号召力,这四项中的无论哪一项,都能为平台带来巨大收益。因此,赛事资源成为各平台竞争的关键。

目前看来,为了获得核心竞争力,优爱腾三家已经掌握了近90%体育内容资源,具体如下表所示:

微信图片_20180822100552

微信图片_20180822100552

赛事IP作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赛事转播权作为稀缺资源,各家的争夺已经白热化。自2014年体育总局明确“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体育赛事转播费用在各家疯狂竞标下一路水涨船高。下表总结了主要的体育赛事包括世界杯、英超、NBA在国内的版权费用及其增长率:

微信图片_20180822100558

微信图片_20180822100558

版权费用如此高额,变现盈利困难重重,以目前状况看,各体育视频平台内容付费总额远远低于版权购买所花费用。优爱腾中仅有腾讯体育凭借NBA实现盈亏平衡,其余两家均处于亏损状态。有报道称,苏宁体育2017年体育媒体成本达到20.55亿元,收入仅为1.48亿元,全年亏损达19.2亿元。此外曾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乐视体育,一年中超版权13.5亿元,但只获得5000万元收入。

但是明显的入不敷出并不能使体育网站放弃砸钱买入,毕竟对体育产业来说,赛事版权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失去,无疑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陷入持续亏损的死循环,如不想办法弥补亏损,乐视体育的结局便是前车之鉴。

扩充变现渠道,打造自有IP

体育事业关乎国计民生,鼓励全民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中表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破除行业壁垒、扫清政策障碍,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并提出目标:“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片2

图片2

如此明确的政策加持,再加上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包括体育内容领域的诸多行业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观赛已成为体育迷观看比赛的主要方式,据统计2018年中国在线体育赛事直播用户已增至2.2亿,到2019年有望增至 2.4 亿,达到了观赛人数的六成以上。

企鹅智酷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体育人口仅为40%,而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70%,且体育人口中男性远远高于女性,预示着国内的体育用户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大量潜在的体育受众还需争取引导。另外,用户付费观赛的习惯还需要时间培养,尤其是对长期享受免费电视资源的用户来说,付费观赛更难接受,当年的天盛拿下英超版权后收费变现,每户每年1880元或每月188元,直接导致了自己的破产,有此前车之鉴,就连手握NBA版权的腾讯也不敢全面收费,每天至少一场免费赛事直播来挽留用户。

互联网体育视频平台付费体育的春天会来,但不是现在。各视频平台虽然可以依靠会员付费和插播广告适当挽回损失,但想要借此填补巨额版权费用支出甚至盈利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必须另谋出路。

在现代品牌运营中,粉丝不仅是优质的目标消费者,也是最忠诚的消费者,粉丝经济的潜力巨大。爱优腾三家重金求得世界顶级赛事IP,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赛事IP(包括核心赛事、俱乐部以及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球员)创造粉丝经济。线上,通过精细化运营获得广告和会员收入,线下,围绕热门赛事IP打造本土自有赛事,实现创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