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三大视频网站: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六大制片公司: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联合发布“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 ”。 其中写道:单个演员片酬(含税)不超过100万/集,总片酬(含税)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从这篇声明中可以看出除了共同抵制“天价”片酬之外,9大公司还将共同抵制偷税逃税、“阴阳合同”,并将建立黑名单的机制。 联合声明方随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对声明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所谓单集100万,以一部30集的剧为例,演员可拿到的最高片酬为3000万。而总片酬最高不超过5000万是指,如果该剧的集数达到60集,演员拿到的最高片酬也只能为5000万,不再依据单集100万的单价进行计算,片酬实行封顶。特别要提出的是,片酬相应产生的税费由演员方承担。除了对单个演员的不合理片酬进行控制外,也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的最高片酬限额制度。 一时激起千层浪,吃瓜群众纷纷雀跃表示早该这样了!4天6000万的神话一去不复返了!?毕竟,哪个演员能惹得起B(百度)A(阿里)T(腾讯)联盟。 不过,也有很多网友表示,一集一百万,这……真的是限制了吗?普通小白领可能勤勤恳恳朝九晚五带加班一辈子也存不到100万,所以……纷纷质问,演员行业到底有什么,能配得上一百万/一集的片酬? “天价片酬”问题也算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尤其是近年来,普通老百姓还在盼望着工资涨幅能跑赢通货膨胀的时候,明星们的工资却犹如坐火箭般地“蹭蹭蹭!”一些顶尖演员的单部剧酬劳甚至以亿来计数了。 2016年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影视剧行业会议上,业内人士爆出猛料:“我国明星片酬去年涨了250%!一部电视剧,明星拿走两亿元片酬。”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也就是说最近几年,比房价涨得还快的就是明星片酬了! 其实国家已经多次发文&出台政策抑制片酬: 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发布的关于巡视整改的通报中就提到,要遏制明星“天价”片酬。 2017年9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 2017年9月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等四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对演员片酬进行了限制,要求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 2018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曾钫提交提案关注这一问题,建议为明星演员高片酬上个“紧箍咒”。 …… 本次的《联合声明》也与前不久中宣部等多个部门发出的《通知》密切相关。2018年6月27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进依法纳税,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 既然有这么多文件和政策,为啥明星的片酬还是这么高? 首先,网上流传的片酬身价多少含有注水成份,真实性需打折扣。 由于属于商业机密,且艺人片酬本身有多种支付方式,每一个人确切的税后收入很难核实。此前网上流传了一张报价单↓↓↓ 看到这份报价单,部分经纪人、制片人的态度都很一致:没有这么高,有的人甚至实际片酬很低。 上述名单中一位演员的前经纪人曾明确告诉媒体,此演员在那部戏里的片酬实际只有公开数字的四分之一;还有一位资深制片人说,签约价通常都比经纪人实际报价低。 结论是,演员的片酬确实很高,但骇人听闻的数字还是很少的,疯传的天价酬绝大部分都是虚价。 其次,演员实际拿到手的片酬浮动非常大。 在遵从“市场价”的同时,演员们也会根据一些特定的因素来调整自己的价格,甚至为了优秀的制作班底和优秀的剧本而开出“友情价”。 据称,孙俪接演《芈月传》正好赶上一剧四星改一剧两星,制作预算大幅收缩,很多战争大场面取消,她也自愿调整片酬。否则,如果按照市场价,郑晓龙应该用不起产后复出的“甄嬛娘娘”。 不过,即使挤掉了虚高的水分,拿出“友情价”,依旧是我等难以企及的高度,吃瓜群众们还是非常滴、real滴、无比滴羡慕嫉妒恨惹。 所有到底是谁在哄抬“物价”!!!!? 行业内部分档潜规则:明星大牌成了定级必需品 细究这种“不正常”的高片酬的根源,其中之一就是行业内部分档标准。 上海聚力传媒总裁朱力此前透露现在行业内部分档依次为S级、A级、B级。要达到S级或A级首先一定要有流量大咖,还要上五大卫视,否则质量再好都没用。 而各大平台选择电视剧,演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电视剧大部分都是预售,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要“未拍先买”。而在电视剧预购阶段,“大牌+名导+名编”阵容自然更受关注。 即使部分导演、制片们明知观众看剧已经不再那么注重明星效益,但为了能在电视台播出,依然会选择大牌。 当演员可以作为标准来决定整部剧的档次时,他们的片酬就涨到了今天的高度。 制片方不重视内容:光靠明星当卖点 整个影视行业发展好、利润高、产量多,加上有票房保证的演员又是稀缺资源,于是片酬必然肯定贵,这是市场规律。对于“天价”片酬,电影导演张江南直言始作俑者是经纪公司。 |
上一篇:银行网点向“服务港湾”转变:备有软椅饮水机,供环卫工歇脚
下一篇:光明全新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