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时间:2018-08-09 00:00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不管承认与否,几乎每个人都有延年益寿、永葆青春的诉求。

市面上许多食品正是打着这样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其中,一种叫白藜芦醇的物质就成为了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

无论是普通的酒类产品,还是保健产品,甚至是奶茶、果汁都纷纷拿它当作卖点。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它号称是21世纪最具抗氧化和抗老化的成分。诸如抗癌、抗过敏、治慢性病等几乎包治百病的功效也一再被提及。

但其实白藜芦醇的功效至今仍未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肯定。

颇为讽刺的是,它的主要科研成果也因数据造假被屡次撤回。虽说目前尚不能确定白藜芦醇的健康效果,但却有科学证据表明:大量摄入白藜芦醇会对身体有害。可关于白藜芦醇的神话似乎依旧没有褪去.....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早在1939 年, 日本科学家渡高冈(Michio Takaoka)就从有毒植物白藜芦的根部分离出了一种新的化合物。

根据其化学结构,他将其命名为“白藜芦醇”。

随后不久,研究者也陆续在葡萄、石榴、蓝莓甚至花生等植物中发现了白藜芦醇的存在。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白藜芦,又称为日本虎杖

作为多酚类化合物,人们最初只是将白藜芦醇当做一种植物抗毒素。

当这些植物在受到真菌、病毒之类的外来侵袭时,能通过生成的白藜芦醇进行防御。1963年科学家发现它对植物有抗氧化、抗菌等功效。但这些生物活性在当时并没有取得过多的关注。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白藜芦醇直到1991 年,一个著名的“法国悖论”才将白藜芦醇推进人们的视线。

原来当时有个美国电视节目就指出法国人常吃不健康的食品,但法国的心血管发病率却比美国低得多。

对于造成该差异的原因,他们绞尽脑汁后给出这样一个理由:

法国人平时喝了更多的葡萄酒,是葡萄酒起到了保护心脏的作用。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FR:法国,US:美国。 有图可见美国的心脏病死亡率远高于法国。这个关于红酒预防心脏病的推测一下子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科学家试图找出背后的真相、酒商抓住这一噱头大肆宣传。

在红酒引起的热潮中,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红酒防治心脏病的原因是含有白藜芦醇这种抗氧化剂。

我们知道在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中,细胞内会产生一些自由基(游离基)。

尤其在紫外线照射、抽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体内的自由基数量还会增加。

而这些自由基可能会攻击DNA、蛋白质、脂肪,从而使我们生病或是走向衰老。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自由基游离的过程所谓的抗氧化剂就是能够清除自由基或者防止氧化反应发生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诸如维生素C、E、胡萝卜素、多酚化合物都属于抗氧化剂。

按着类似的研究原理,科学家纷纷对白藜芦醇进行研究。

当时,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印度籍迪帕克·达斯教授就不断获得了新的突破。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果蔬中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短时间内,他产出了大量关于白藜芦醇功效的科研成果和论文,遥遥领先于其他同行。

而这些论文中,他指出白藜芦醇不仅能预防心脏病、老年痴呆、肿瘤等慢性病,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使人长寿。可还不等其他科学家进行验证,这些振奋人心的结果就使这位教授声名鹊起。

媒体当然也不放过任何炒作的机会,纷纷对他和白藜芦醇进行采访和报道。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无独有偶,2003年澳大利亚籍哈佛教授大卫·辛克莱发现了白藜芦醇可以激活一个名为Sirtuin1 (SIRT1)的基因,能延长酵母的寿命。

之后,大卫·辛克莱发表多篇文章,称在动物模型实验里发现白藜芦醇对心脏,癌症,代谢病都有好处。

虽说酵母是单细胞生物,并不能代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效果。

但在媒体对这两位科学家的大肆报道下,白藜芦醇的神奇功效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酵母菌一时之间,白藜芦醇成为了神药,市面上关于白藜芦醇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与迪帕克·达斯不同,大卫·辛克莱还特地成立了生物公司Sirtris Pharmaceutical,主要研发白藜芦醇的配方和衍生化合物。

很快,这家生物公司被全球最大的药企之一葛兰素史克(GSK)以7.2亿美元收购。

一场由假论文引发的保健骗局,养生成分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正因为成功推进白藜芦醇的商业化应用,大卫·辛克莱被称为“抗衰老之父”和“白藜芦醇之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商家打着“纯天然”的噱头来获取更大的商业利润。

但其实人们至今基本是用化学或生物合成的方法来提取白藜芦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