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秋季抑郁” 切莫“逢秋悲寂寥” “秋”在古代文人骚客的诗句中有不一样的描述,既有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之情,又有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凉之情。这说明秋天是一个情绪易于波动的季节。我们要警惕“秋季抑郁”,不可“逢秋悲寂寥”。 “秋季抑郁”是季节性抑郁发作的一种,季节性抑郁又称季节性情感障碍。研究发现日照时间的减少会引发“秋季抑郁”。在纬度越向北的地区,季节性抑郁发病率越高,同时,通过补足人工光照可使部分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该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并未明确,研究主要考虑和人体褪黑素及5-羟色胺等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有关。 “秋季抑郁”多发人群主要集中在: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更年期女性,孕产妇或老年人,部分学龄期儿童;刚经历了负面生活事件没得到及时心理疏解的人群;常年在室内工作并且体质较弱及平日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秋季抑郁”的预防措施有:增加室外活动,老年人推荐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生活工作有规律,积极应对生活工作中带来的压力,如早睡早起,扩大生活圈子,多交朋友,工作时劳逸结合,培养兴趣爱好等。 向光而生 抵抗季节性抑郁 进入10月,白天变得越来越短,天空也一点点转向灰暗,很多人的心情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变得忧郁起来。“冬季的忧郁”并不是无稽之谈,这种“忧郁”很可能愈来愈严重,变成真正的“季节性抑郁症”。法国利摩日医疗教学中心的心理医生埃里克·查尔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周期,这种普遍性的身体和情绪不佳有着医学上可以解释的原因,当然也可以找到走出抑郁的方法。 在埃里克·查尔斯医生看来,“季节性抑郁症”是由季节变化所引起的,有着明显的症状,例如感到悲伤,产生灰暗的想法,花很多时间躺在床上,放弃平时最喜欢的活动,同时食欲增加,尤其喜欢甜食,从而导致了体重的增长。“季节性抑郁症”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现象,在秋天到来,在春天消失,几乎每年都会出现。 “季节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地区不同,患病情况也有差异,越往北边,患这种病的人就越多。在法国,有1/10的人患有这种“季节性抑郁症”,而在加拿大或斯堪的纳维亚,每两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是“季节性抑郁症”患者,女性又比男性更易患病。 埃里克·查尔斯医生认为,治疗“季节性抑郁症”,可以采用光照疗法,就是让患者置身于一种专用光疗灯的光线下。这种灯能够发射高强度的光,强度大约有1万勒克斯。1万勒克斯是什么概念呢?在天气好的时候,日光强度大概是10万勒克斯,而我们平常室内的人造灯光强度只有200~300勒克斯。患者每天在光疗灯下照射30分钟,连续两周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