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遴选:对于参加遴选考试的考生来说,需要详细的了解遴选考试的相关信息,中公教育特别为大家归纳整理各种公务员遴选相关资料,本文主题为2018遴选申论写作:谨防以养生之名行非法行医之实。更多北京公选遴选考试复习资料下载,请点击北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 原标题:谨防以养生之名行非法行医之实 要让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不变成医疗活动,就要明确监管主体,从九龙治水发展到一龙管水 推拿、按摩、针灸……不少上班族肯定在养生店、保健店光顾过这些项目,然而这些服务或将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被禁止。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等”(6月28日《成都商报》)。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早就该得到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人体调理需要“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市场规模已超1万亿元。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人的一身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不少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都有服务项目涉足,从推拿按摩到刮痧拔罐,从针灸牵引到微创医疗,无所不包。用一句形象的说法就是,“经营者有多大胆,服务就有多广”。 然而事实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并非无所不能,“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能揽瓷器活”。中医有许多技术方法,虽然既可用于疾病治疗,也可用于养生保健,具有医疗与保健的双重作用,但是,其中大部分技术都具有风险性,比如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开具中药饮片处方等,容易出现不必要的身体伤害或延误诊治。因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就将这些中医服务明确为中医诊疗行为。而养生保健机构并非医疗机构,显然不能提供这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