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大的舞台、红色的地毯、鲜艳的装饰,全副武装的轮滑宝贝闪亮开场,儿歌串烧、亲子表演、功夫瑜伽等节目轮番亮相。这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汇演”,也是他们特殊的“毕业留言”。大家听我描述是不是就觉得很精彩呢?是的,我也觉得很精彩,但更多是遗憾,因为工作原因我未能亲临现场,只是借助宝妈通过微信分享一些零碎的视频片段和照片来欣赏这一“盛宴”。作为家长,我深感有愧! 我和宝妈的工作,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幼儿园快毕业了,6年已经过去,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是少之又少,除了给他提供成长、生活、学习的物质支持外,更多的时间是工作、玩手机、刷朋友圈、吃饭、睡觉……当我们累了、内心不愉快时,对于孩子的提问、吵闹、纠缠都是置之不理,甚至还要揍他一顿;监督孩子写家庭作业时,另一只手里依旧抱着手机,看那些世间百态;计划了好几次的郊游终未成行;孩子恳求的放风筝,从去年的阳春三月到今年的草长莺飞,依旧没有完成;答应孩子去游泳,一暑又一夏,还是没有兑现;曾经“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全家露营,是一拖再拖;几经纠缠的轮滑装备,近期总算是给他兑现了诺言;微信朋友圈里,每天都能看到朋友们在晒着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而我们的微信相册、QQ说说里永远只有关于养生、保健、医疗与健康的种种科普和教条。别人的孩子周末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活动,而我们的宝贝就只能是玩具、电视、动漫书籍、折纸剪纸为伴,甚至还要跟随在我们左右出诊应诊。孩子的童年虽然不缺乏父母亲朋之爱,但亲子游戏和互动十分欠缺,为人父母,深感愧疚。 愧疚之余,回首孩子6年来的成长历程,4岁前是姥姥和姥爷呵护、陪伴长大。4岁以后,直接插班进入松庄幼儿园中一班,从那个时候开始,孩子便开启了2/3以上的时间吃住在校的幼儿园时光。 回想我把孩子第一次送进幼儿园,离开父母家人,当时的情景至今仿佛就在昨天……翻开微信朋友圈,找到当天的推送,时间倒回到2016年9月1日,原文是这样的:孩子入园第一天,就在郭老师带着他去取画笔的那一刻,郭老师挥手示意我们家长离开。我们走出教室的瞬间,哭喊声是那样的撕心裂肺。门外等候了半个小时,哭声才慢慢停歇!孩子,请原谅爸爸妈妈的狠心和选择。只有这样,你才能成长!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25年前的今天,那时我的母亲用树根赶着我,幼儿园老师用辣椒糖(当时流行的一种棒棒糖)哄我都没有使我在“威逼利诱”下屈服,自己跑到上小学的哥哥的座位底下呆了一天,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逼我去上幼儿园。如今我的母亲已然离去,母亲的严慈已成追忆;而25年后的今天,如果我尚在人世,孩子,你是否还能记得今天?不愿你此生大富大贵,但愿你健康快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9天后,恰逢周六,幼儿园休息,而一大早起床,孩子居然主动要求去幼儿园上学,与以往的情绪和态度大相径庭。而这,当然是我们所喜欢的。这说明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集体生活,喜欢上了年轻漂亮、平易近人的老师,还有一群超级可爱的小伙伴们! 回忆过往,愧疚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好在,孩子2年的幼儿园生活中,有老师们亦师、亦母、亦友的关怀、引导。而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