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近五成新市民表示扎根沈阳更舒适

近五成新市民表示扎根沈阳更舒适

时间:2018-06-12 10:2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新一批在校生即将迈出校门,抢人大战进入白热化。已经在沈阳工作的白领们作为沈阳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就业环境如何、他们扎根沈阳了吗?

  本报综合《2018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沈阳市统计局数据、辽宁省统计局数据等多份数据报告,从数据的角度分析沈阳白领的扎根现状。

  45%的白领在沈阳买房落户

  在衣、食、住、行等基础性需求中,住是不同城市白领差异最大的。调研显示,在全国白领中,租房生活的人群占比最高,为45.1%,其中北上广深等买房压力大的一线城市这个群体更庞大,北京租房生活的白领占比58.6%;上海为57.3%;深圳则高达68.8%。

  以沈阳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的白领选择“贷款买房”的比例高达30%以上,不仅高于全国平均的22.2%,更高于北京的13%、上海的15%、广州的12%和深圳的6%。而且新一线城市白领全款买房的比例也远高于一线城市。沈阳有34%的白领选择贷款买房,11%的白领选择全款买房,在沈阳置业安家的白领总计45%,将近五成;成都这一数据分别为30%和7%,重庆分别为35%和7%,南京则为29%和6%。也就是说,沈阳白领在购房这项最基本的扎根保障上,安稳度明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选择贷款买房的白领大多为已婚人群。成家后人们更倾向于获得稳定踏实的生活状态,买房与结婚的捆绑观念依然占据主流,尤其是生孩子的家庭,购房的动力更强。

  在食与行方面,调查发现沈阳白领与全国各城市白领情况类似。近7成白领午餐平均消费都在20元以内。20元的消费可能是一碗面、一份盒饭或者是一个三明治,白领们午餐支出普遍拮据。

  在出行方面,多数白领上下班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方式,占比达到55%;17.7%的白领选择开私家车上下班,打车通勤的白领并不多,有10.3%的白领选择骑单车上下班,还有8.8%的白领步行上下班。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增强白领归属感

  为保证白领新市民有一个更好的城市环境

  沈阳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一季度,沈阳市基础设施投资95.7亿元,同比增长32.7%

  高于沈阳市投资增速3.2%,占沈阳市投资20.5%

  比上年同期提高0.5%

  第三产业中的基础设施投资70.7亿元

  增长31.2%,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的18.9%

  工业投资87.2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一季度提高9.6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5.0亿元

  增长37.0%,比一季度提高34.8%

  因为有白领们的基本需求

  沈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加速增长

  一季度,沈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66.3亿元

  同比增长35.1%,比一季度提高2.9%

  住宅投资192.2亿元,增长36.1%,比一季度提高9.5%

  新开工面积355.3万平方米,增长27.1%

  住宅新开工面积312.7万平方米,增长34.2%

  沈阳市亿元以上开复工建设项目259个,同比增长58.9%

  完成投资160.4亿元,增长9.4%,占沈阳市建设项目的79.9%

  沈阳新锐中产

  更注重生活品质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制定的标准,中国中产阶级是指年收入在1.35万~5.39万美元之间的人;按照《福布斯》杂志的定义,中国中产家庭年收入应该在1万-6万美元之间;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据以上三种对中产阶级的界定,我们将年薪10-50万人群定义为新锐中产,年薪低于10万的人群则为普通白领。

  收入越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自然越高。调研数据显示,在21—30元的午餐平均消费上,沈阳的新锐中产白领占比为32.7%,普通白领的占比为20.4%;31—40元的午餐平均消费上,新锐中产白领的比例为8.4%,普通白领仅有3.3%。在居住形式上,32.9%的新锐中产白领选择贷款买房,普通白领为19.3%。在出行方式上,新锐中产白领开私家车的比例为29.1%,普通白领为14.6%。

  新锐中产取得高收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出于刻苦和上进。10.9%的新锐中产白领利用晚上时间进行自我充电,普通白领只有7.6%。业余时间,普通人很多时候会选择娱乐消遣、朋友聚会,但新锐中产人群中更大比例的人认为“学会与自己相处”更重要,他们中间更多人清醒领悟到“人必须要与孤独相伴一生”这个道理。科学且积极的规划是到达成功彼岸的关键因素,新锐中产在工作规划方面也表现得更加积极和明确。调研显示,在升职加薪、跳槽等工作规划方面,新锐中产占比较高,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体现出更具体、更清晰的认知。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杜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