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天 16 个年轻生命轰然倒下,这样比癌更可怕。14 岁孩子,竟然得脑梗,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节气养生丨今日小满,调气血、补养分,炎夏来临,不养生就晚了!十年,汶川地震与魔鬼出没。自我的疆界和力量 | XXX 心理课 从养生、时政到心理学,从充满头条气息的惊悚标题到实用干货。不是每一个微信群聊都会有这样多样的信息,也不是每个联系人都会发你这样的内容。 我们一般称发这些内容的群为「有爱一家人」,一般把发这样消息的联系人备注为「太后」、「老板」、「妈」…… 是的,这是来自老母亲的关怀。 令人无语的内容不代表你可以大吵大闹 你的家人总是担心在外打拼的你,除了语音电话、打钱之外,他们表达关心的方式就是朝你丢各式链接,例如这个水比马桶水还脏、奇迹诞生的一百个条件、家风才是家庭的不动产…… 对面一片拳拳关爱之心,你该怎么应对。不回复吧,显得自己没礼貌,伤了家人的真情好意。但要是回复,等妈妈抓着你深入讨论下去,你真的受得了? 受不了的,真的受不了的。我妈曾经给我发过一篇华为市值的文章,十足标题党,数据无来源,配图都是两三年前的老图。然而就是那篇文章,拿到了 10 W+。 明知这一切不是事实的我怎么可能能忍,连发三篇科技大号文章呈给我母上。又找了一条条官方数据,极尽详尽的连发了十多条消息。 我妈十分钟后回复了:哦,知道了「微笑」。 一阵无力感袭来。 在那之后,我开始思考,除了不回,除了岔开话题,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和父母更好的沟通。 首先是冷静的回应,不要情绪化。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的回应是极为情绪化的。身为从业者,我对那篇文章极为不满。标题党、假事实、造噱头、骗点击,这都是我很不喜欢的行为。也可以说,行业就是被这样的人搞臭的。 但是我妈做错了什么呢?她就是看到那篇文章,觉得和互联网从业的孩子沾了点边,于是转发分享而已。贡献了 2 个点击量,她错了吗? 错的是疯狂回击的我啊!我数十条的回复,以及回复中不容怀疑的措辞就像是一种发泄。 在沟通时,我们需要的其实是就事件本身进行讨论,而不是用情绪裹挟自己和对方。带有情绪的回复是很容易被他人察觉到的,这样的沟通不能称为沟通,因为它具有不许辩驳性。 当然了,她是你妈嘛,估计没注意到这些,或者注意到了也觉得没什么? 这也是你当时瞬间回复十几条的原因吧!就像小时候在学校不顺心回家对妈妈发火一样,在辨认谁更能包容你这一点上,你从来都很擅长。 我明白你在说什么 可是我不想这样啊,我也很想和我妈好好沟通的,我也不希望某天看到我妈按着那些伪养生知识做。想一想,有一天你妈相信猪油 10 副药、撞树 3 分钟这些听上去就很可怕的谣言,还每天照做,这该有多让人绝望。 而好好沟通也是有技巧的。小学学的寓言「南风和北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吧!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来了一个呼啸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接着南风徐徐吹动,行人顿觉风和日丽,春暖上身,于是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心理学上把这称之为「南风效应」。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 那我们能不能在和妈妈沟通时做「南风」呢?你或许可以试试。 沟通是人与人思想与情感进行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而有效的沟通有两个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免除不必要的误解。 在冷静回应,不要情绪化之外而第二点就是确切理解你母亲想要表达的信息内涵。 至此,我为你把母亲发来的信息做了一个分类,写出了她们大致想表达的东西。。 1. 养生类:你记得早点睡,按时吃饭,规律运动,蔬菜水果要多吃…… 老母亲向你丢来的这类链接具体表现一般为: 这个时间段睡 2 小时,胜过晚睡 6 小时。节气养生丨今日小满,调气血、补养分,炎夏来临,不养生就晚了!低盐饮食身体好,活到百岁不烦恼筋长一寸,命长十年,这样做最长寿科学证明:睡眠不足会让智商降低 2. 鸡汤:沉住气,努力工作,积极心态,你是最棒的…… 你不努力,没人替你坚强人贵有三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时间,是一切事实的真相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人生不求完美,但求无悔 3. 社会新闻:这个世界人心险恶,还是要注意;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 |
下一篇:“小满”节气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