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饮食养生汇|肩部疼痛其实学问很多

饮食养生汇|肩部疼痛其实学问很多

时间:2018-05-31 15:5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饮食养生汇|肩部疼痛其实学问很多

疼痛是我们身体反馈给神经中枢最直观的病情症状,如何解读身体各个部位的痛疼信息关乎着您的健康。

正因如此《饮食养生汇》特别制作了《解读身体疼痛信号》特辑,为您揭开身体疼痛的奥秘。

梳不了头,抬不了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轻度肩周炎,靠运动,竟能治愈?

本期《饮食养生汇》,邀请到的是来自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光武,为大家详细介绍肩膀疼痛该如何应对!

饮食养生汇|肩部疼痛其实学问很多

1

引起肩周炎的6大原因

饮食养生汇|肩部疼痛其实学问很多

1、年龄因素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且女性居多。部分经激素替代治疗而痊愈的肩周炎病例。肩周炎与蛋白多糖成分改变有关。蛋白多糖的变化可继发引起骨赘生长和关节周围的无菌性验证,造成韧带、肌腱变性、粘连、钙化而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而蛋白多糖的组成成分改变和代谢变化在50岁左右最明显 。

2、风寒湿侵袭

  由于肩部的特殊位置,睡眠时很难做到始终保暖良好。从而反复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代谢异常,致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和组织粘连,最终导致肩部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所以中医学中又将肩周炎称之为冻结肩。

3、解剖学因素

  肩关节结构复杂且功能灵活,在活动中非常容易损伤。特别是存在于肩前部的喙肱间隙 ,当肱骨内旋时喙肱间隙缩小,间隙内软组织受压,如持续时间过久,即可出现缺血性改变,引起周围组织无菌性炎性,导致疼痛和继发的保护性肌痉挛,并引起恶性循环,最终使局部软组织变性、坏死。以上病因在睡眠侧卧是最易发生。另外,岗上肌几乎呈90°附着于肱骨大结节近端,在上臂外展和上举动作时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久之则可引起慢性损伤,继发炎症反应。

4、肩部活动减少

  随着年龄增大,肩关节活动逐渐减少,造成局部代谢障碍,使关节囊、肩袖肌腱、肱二头肌肌腱及喙肱韧带发生退变,组织液渗出及细胞浸润,最终造成组织细胞变性引发肩周炎。

5、肩部急慢性损伤

  排球和体操运动、厨师、教师、司机和计算机操作人员,由于反复进行或长时间维持上臂的外展、上举和内旋等动作而发生肩部组织的劳损。在以上人群中肩周炎的发病率较多。另外当肩关节发生急性损伤后,如早期治疗不当也可诱发肩周炎。尤其是上肢骨折内固定后肩关节的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肩关节粘连的不在少数。

6、其他病因引起

颈椎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炎、胆囊炎、上臂创伤、偏瘫、长期静脉输液和肩周围手术等可引起肩关节活动减少,造成关节囊挛缩与粘连而形成关节僵硬,也会诱发肩周炎。由于早期肩周炎患者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更加剧组织的病理改变,使肩周炎向更深层次发展。

2

肩周炎的症状

饮食养生汇|肩部疼痛其实学问很多

肩周炎的症状一:肩关节在发病的时候,其实疾病在发生的时候,患者的肩部前部、外部、后部等等三部分都是会具有很是压痛的感觉。肩峰下或者是三角肌止点之处,也是会具有十分压痛的感觉。肩关节也是会因此严重的发生了十分僵硬,这样的情况不管是主动,还是属于被动活动其实都是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且是比较严重的影响。

肩周炎的症状二:疼痛。肩周炎的主要表现是疼痛。患了肩周炎的患者肩部疼痛会逐渐加重,大多数位于肩前外测,并且这种疼痛感可放射到肘、手及肩肿区,但是无感觉障碍。疼痛是持续的,而非时断时续,常常是夜间更加明显。

肩周炎的症状三:功能障碍。肩周炎患者会出现肩部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感十分明显。主要是以肩外展、外旋、后伸等功能受限为主。当疾病严重时,肩处于内旋位,肌肉萎缩明显。以上是肩周炎症状介绍。

3

缓解肩周炎的运动养生法

饮食养生汇|肩部疼痛其实学问很多

(1)甩手锻炼:两脚分开站立,先用手揉擦肩部,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甩动手臂,先前后,后左右,甩动幅度由小到大(与身体呈30度—90度),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钟30—60次),每次1—5分钟。

  (2)划圆圈运动:两臂分别由前向后,由后向前,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划圆圈,划圆圈幅度由小到大,尽可能达到最大范围为止,每次50—100下。

  (3)爬墙锻炼:患侧手指接触墙壁,逐渐将手向上移至最高点,然后慢慢放下来,反复做10—12次。

  (4)冲天炮:立位或坐位均可,两手互握拳,先入在头顶上方,然后逐渐伸直两臂使两手向头顶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5)展翅:站立,两脚同肩宽,两臂伸直向两侧抬起(外展)与身体成90度,两臂展开后停5—10秒钟后缓缓放下,每天做30—50次。

  (6)摸颈:坐位或立位均可,两手交替摸颈的后部,每天两次,每次50—100下。

  (7)耸肩:坐位或立位,两肩耸动,幅度弱到强,每天两次,每次50—100下。以上运动可酌情选做或全部都做。

  另外,可在肩周按摩,在肩贞、肩髎穴位作点揉或按压,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度。

养生汇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