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秋季养生,进补要适当

秋季养生,进补要适当

时间:2018-05-23 06:2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国庆将至,秋意越来越浓了。根据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进补有利于调养生机,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加上人们胃口较好,进补成为秋季养生的重要课程。然而,进补要适当,切不可胡乱进补或者进补太过,小心养生不成反伤健康。

进补前先调理脾胃

夏天脾胃功能多较弱,立秋后如果突然大量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系统不能一下承受,即“虚不受补”,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因此,进补前要先调节胃肠功能。特别是以下三类人:

脾虚患者,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些人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之品,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

胃火旺盛者,夏天喜欢吃火锅烧烤的人要注意,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些人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如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老人及儿童,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健胃。

秋季进补切不可乱补

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应注意五禁忌。首先,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进补。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但事实上,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还忌讳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秋季进补还忌多多益善,专家强调,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因此,建议进补还需适量。

药补不可代替食疗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更不能把药当饭吃。食疗保健应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还可多吃些以蜂蜜、百合、莲子、胡萝卜、藕、梨、芝麻、木耳等清补之品所煮的百合粥、甜浆粥、牛乳粥等。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起床喝杯白开水,可以冲淡血液。白天可以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二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以及炸鸡腿等煎炸的食物。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叶燕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