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这给健康产业创造了机遇,也让不少人看到了“谋财”的机遇。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日益增多,也催生了各种围绕老年人消费的行业,如保险、基金、保健品等,老年人成了“新型消费”主力军,其中当属保健品让老人们既爱之又恨之,很多老人在骗子的洗脑下给予保健品太多的厚望。 不知从何时起,保健品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国内迅猛发展,品类之多可谓层出不穷,像什么蜂胶、阿胶、虫草、红外线、膏药等,宣传功效是“包治百病”。老人家里如果没有几种保健品,似乎都不好意思跟邻居交流。为了购买保健品,有的老人不惜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有的向子女要钱,甚至有人向亲戚朋友借钱,“中毒”之深可谓不分疏亲。 正是看准了老年人有钱、有时间,又爱占小便宜的特点,一些不法分子虚假广告营销是一套接一套:免费旅游、会议营销、亲情营销、免费送礼品、免费体检、专家讲座、高科技成果展示等,抓住“空巢”老人子女多不在身边孤独的心理,大打“亲情牌”,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等,致使一些老人屡屡上当受骗。就连浙江大学退休的心理学教授黄秀兰老人,也曾被保健品销售员坑了40万元。为此,她顿悟前非痛定思痛,还专门写了本书,来拆穿保健品市场的种种骗局。 家住北京房山的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工作忙,于是她把远在河南的父母接过来帮忙照看孩子。父母平时也就是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空时总会参加一些活动。直到有一天正在工作的梁女士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称自己在一个会场,有专家讲座说阿胶可以调节自己的高血压高血脂,要女儿给他转2万元钱,要买几盒阿胶。梁女士一听就知道父亲肯定让骗子忽悠了,就反复劝说,父亲不仅不听规劝,反而动用了自己的养老钱买了一万多元的阿胶。 天津的刘女士退休后身体不太好,子女又在外地工作。所以,平时经常有些做保健品的年轻男女去家里给她送些小礼物过去,有时还帮忙干些家务,一口一个阿姨地叫着,让身心孤单的刘女士感动不已。这些人看刘女士已经消除了戒备,就开始忽悠她要保重身体,吹捧他们的产品如何的神奇。销售人员还借机说刘女士一个人不容易,借口公司会给大力度的折扣。怀着感激之情刘女士买了2万多元的保健产品。吃完一月不见效果,刘女士想找销售人员了解情况,可是该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据媒体报道,2017年5月,家住武汉的王女士,自2015年就开始购买一种名为葛洪桂龙药膏的保健品治疗腰腿病。前后花费10多万元也不见效果,老人意识到被骗,就按销售人员留下的地址到北京寻找,让人可恶的是,骗子留的地址竟然是一家寿衣店。 在保健品销售骗局中,老年人为何总是频频被骗? 有专家指出,要制止这种乱象,不仅要靠监管部门的严管,更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抵制。避免让老年人成为保健品的过度消费者,子女的作用同样关键。子女要多关心自己的父母,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养生、治病。作为老年人,更要擦亮眼睛,莫被“专家”“白大褂”所蒙蔽。 |
下一篇:让下乡休闲养生成市民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