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太极就会想起武当山,张无忌在师叔教导后学习太极拳后痛击玄冥二老可谓大快人心。太极作为中国古老的武术,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防身。防身主要分几部分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说明。 一. 抓与拿 首先是抓与拿,顾名思义就是用手进行接触,将手附在着力点上却不是死命拽着,而是利用自身的重量以及手劲来进行牵制或延缓对手的行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想要运用在实战中还需要速度与力量同巧劲相互结合。 + 二. 摔 摔与被摔的重点在于身体重心,在实战中最主要的是防止被摔,所以练习稳定重心十分必要。两人一但互相拽住进行拉扯,重心点必定会进行偏移,首先得先稳定自己重心再来进行牵扯,先稳定重心,对方想要摔你,其自己的重心必将会进行偏移,在对方稳固自己重心的那段过程中出手将会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太极中的棚劲意何解,如水负舟行,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棚劲需要进行各方面的锻炼,以及长时间的积累。那么如何表面的理解这个棚劲呢,简单来说就是肌肉以及灵活性的锻炼,厚积薄发。 三. 打 王芗斋云:胸口松空、手脚相通。并不使用蛮力来进行攻击,而是利用身体的其它部位想与配合,如足的移动,丹田的弹抖,形成一系列的体系,好比一个通路。这样就会感觉到轻快,将力分配到身体各个部位,由身体的其它部位分摊出力,出力的快慢需进行判断,快打快应,慢打慢应。灵活不代表就要轻,而是有提前的进行预判攻击,通过对方的动作,来判断对方下一步可能会做啥,会出什么招式。孙禄堂曾云:拳术至练虚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至虚至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太极拳的练习过程虽然速度较为平缓,实战中需要进行动静结合,将一连套的动作进行连接,以及动作如何灵活的应对招式,这些只有多加练习练习太极拳,持之以恒慢慢累积经验。毕竟熟能生巧,水滴石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