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丹田内转,物我两相忘

丹田内转,物我两相忘

时间:2018-03-02 11:02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丹田内转,是太极拳内功中的基本功。我们经常说“气沉丹田”,然而,丹田在哪儿,如何丹田内转,气沉丹田,我们有必要一起再来学习一下。

什么是丹田

我们所说的丹田一般指下丹田,即是以脐下10厘米(相当于现代经络学说所指关元穴)为圆心的小腹内一个小范围。气功学上又将丹田分为上、中、下3处。气沉丹田即是指下丹田。认为腹部即是丹田的看法是错误的,丹田既不是腹壁表面上的某一点,也不是全腹部。丹田指的是脐下5厘米的气海穴至脐下12厘米中极穴,是人体真元贮聚处。中国医学认为气海穴乃全身气之所聚处,此处伤则气滞。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伤则血枯,因而这一地带是主持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胞中穴是经络、五脏六腑之海的策源地,古人将这比喻为生产长生不老药的田地,称为丹田。这一名称自古沿用至今。

什么是丹田内转

丹田内转是太极拳内功的基本功,此功法把丹田视为一个立体的能涨能缩能旋转的太极球,通过意念使归聚丹田的内气不断的鼓荡运转,进而带动肢体做开合曲升,提高技击能力。在练习太极劲时丹田内转同样非常重要,练习时要注意腰部的旋转变化,要以外动带动内动,虚实分明,连贯灵活,刚柔相济。内气充盈后,内动开始,内气在人体中旋转,如有一部分气向前挤发,必须有一部分气向后补撑,上下左右都是一样,牵动周身气流形成强大的旋涡,循环不息又向四面八方膨胀。丹田内转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过渡形式,太极拳练到极致时全身处处是丹田有形归无形,物我两相忘

如何做到丹田内转

太极拳的丹田内转其实就是腰胯运动,拳谚有云:劲始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而行于手。而想要丹田内转就先要训练中定,没有稳固的下盘,就没有稳固的腰胯,从而身体没有稳固的重心,自然也打不出劲力沉实的拳,只有把中定练好了才能保证周身的气血通畅。中定练好了气同样也就稳固了,才有了丹田内转的前提。

练习丹田内转要正身直立,双足分开,宽与肩齐屈膝圆裆,口唇轻闭,舌舐上颌,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松沉,胸背部的肋肌也自然地松沉,足跟足趾与足掌轻轻沉住胸部宽舒,脐下腹部微觉充实。摒弃杂念,缓缓吸气,使有气体下行的感觉,徐徐送人腹部脐下。

丹田的练习,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没有谁可以一蹴而就,没有谁在短期内可以做到“有形归无形、物我两相忘”。

(广告)

温馨提示:《太极》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