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保健按摩 > 黄山医疗美容市场放开之后

黄山医疗美容市场放开之后

时间:2018-02-06 19:12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黄山医疗美容市场放开之后

  中安在线讯 黄山在线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办医加快推进,我市医疗美容行业迅速兴起。去年下半年以来,社会力量、民营医院、公立医院纷纷涌入或准备进入我市医疗美容市场。有关人士指出,市场有需求,放开医疗美容市场是大势所趋,但不排除可能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建议加强监管,规范医疗美容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行为,促进我市医疗美容行业健康发展。

  支持社会办医,医美市场风生水起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达到增强人体外在美感的目的。医疗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潜在的风险可能导致面瘫、皮肤坏死、毁容,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日前,屯溪区卫计委发布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其中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屯溪区已设置两家医疗美容门诊部,诊疗科目均为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屯溪区卫计委医政科负责人施学前告诉记者,屯溪区已同意设置的医疗美容门诊部一共有五家,其中两家已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目前均已开业。这五家医疗美容门诊部均属于社会办医。记者从市卫计委医政科了解到,目前市人民医院已向省卫计委申请增设医疗美容科目,正在等待批复;黄山首康医院也向省卫计委申请增设医疗美容科目。这两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均由省卫计委发证。

  在一些大城市,医疗美容行业起步早,市场火爆。但从我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变更情况看,在2017年以前,全市没有一家医疗美容机构,也没有一家医疗机构设置医疗美容科目。社会力量批量涌入医疗美容市场,民营医院谋划布局医疗美容行业,公立医院也准备在医疗美容领域与民营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同台竞争。一时间,医疗美容成为社会办医的新风口,综合医院拓展医疗服务新的突破口。

  “屯溪区同意设置这5家医疗美容门诊部,是政府支持社会办医的具体体现。”施学前说。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进一步激发医疗领域社会投资活力,调动社会办医积极性,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意见》要求放宽医疗机构市场准入,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其中明确,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根据屯溪区发布的《屯溪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十三五期间,屯溪区将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对于社会力量举办门诊部和诊所,原则上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由市场调节,依法依规监管。

  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优先设置审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资源稀缺的专科医疗机构,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简化办医的设置申请程序,进一步释放了我市社会办医的积极性。施学前说,以前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不仅有相隔多少距离的限制,还要求举办方有属于自己的房产。“现在这些要求取消了。”

  我市一名卫生监督人员认为,中心城区医疗美容市场迅速激活,不排除一些医疗美容机构有利用政府支持社会办医的机遇,抢占医疗美容市场“入场券”的心理动机。近年来,医疗美容市场火爆,但也诟病不断,医疗美容事故和纠纷频频发生。为规范医疗美容行业行为,国家正在考虑制定整形美容临床质量安全标准,行业整合步伐也在提速。

  市场空间巨大,利益与风险并存

  医疗美容的市场有多大?

  2016年,屯溪区卫生监督所开展公共场所美容美发业卫生信誉度等级评定工作,辖区范围内共有330级单位分别被评定为B、C等级。其中,字号中含有“美容”两字的有102家单位。一般情况下,美容美发业开展的美容服务属于生活美容,是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进行的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

  虽然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有本质区别,但上述这组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百姓对美容服务需求之大。有关行业分析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医疗美容市场,未来3年增速领先全球,市场空间巨大。整容,特别是微整容,已被越来越多追求美的人士接受。

  “整形外科的部分业务,我们一直在开展。”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医生余发强说。他曾在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进修烧伤整形专业,在北京整形外科医院进修整形美容专业,擅长各种瘢痕、畸形的整形及吸脂塑形和美容手术等。目前,该医院烧伤外科和皮肤科日常开展的部分诊疗服务中,不同程度涉及医疗美容服务,如皮肤科门诊开展的激光祛痣等,但不包括医疗美容机构的隆鼻、隆胸、去眼袋、开双眼皮等医疗美容服务项目。

  余发强认为,市场有需求,放开医疗美容市场是大势所趋,是好事,但一下子放开,可能出现一些乱象。他表示,生活美容一般不至于危及生命安全,但医疗美容的风险挺大,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面瘫、皮肤坏死,严重的可能毁容,甚至带来生命危险。他指出,美容外科根据项目难度分为几个等级,一些难度大的项目只能在设有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级综合医院或三级整形外科医院才能开展。如果不具备实施医疗美容服务的资质,私下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容易造成局部感染和疾病传播等安全隐患。

  按照《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机构必须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医疗机构增设医疗美容科目的,必须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向登记注册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开展医疗美容诊疗科目,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记者从我市卫生监督机构了解到,由于存在巨大的利益诱惑、违法违规成本较低、执法部门取证难、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不同程度存在。在一些生活美容院,美容美发人员、化妆品和保健品销售人员、保健按摩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进入医疗美容市场违规操作。此外,利用宾馆酒店、会所、居民住宅等场所违法开展医疗美容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放开医美市场,或更有利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