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健身 >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时间:2018-02-04 20:1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最近奥体中心出现许多健身达人

跑者田洪泉

泳者王洪义

“舞林”高手曾莉

型男周杰

奥体女神黄熙媛

铁鞋王莫树淋

他们健身的故事仍在传递

坚持运动的精神也在影响着更多的人

同时

奥体中心也有更多的健身达人涌现出来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健身达人的故事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水中战斗机:董继荣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65岁的董继荣在2017年上演了属于自己的速度与激情, 一年游1813.2公里,挑战过漩涡激流、惊险刺激长江和乌江,创下46.88公里和46.42公里的一次性游距记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水中战斗机”,我们难以想象他曾在2000年时因脑供血不足住院治疗,需要靠心脏起搏器维持生命。但是他没有接受命运的安排,身体好转后就跑到游泳馆去学游泳,从最初的20米开始,一点点增加距离,坚持到十八年后的现在,每天3000米不在话下。他表示“现在的身体好得很,什么毛病都没有。”

大师姐:李翠娥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李翠娥是奥体跑友群中的“大师姐”,每天坚持在奥体中心体育场跑上10公里,跑起步来气都不喘一下。不过,四年前的她,常常为了自己的工作不惜透支身体,各种病痛开始找上她。同一年,她的生意合伙人患癌症去世了,给了她当头棒喝。再也没有懒惰的借口,李翠娥说跑就跑。一跑就坚持了四年,病痛也不来侵扰她了。

脑血栓跑者:杨永寿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老血栓还能靠跑步治愈?是的,这样的奇迹就发生在71岁的杨永寿身上。

2014年,老杨患上脑血栓,出院后落下后遗症,手不能拿,走路偏瘫。在家人的帮助下,老杨来到奥体中心体育场进行锻炼。最开始,老杨走100米要花1个小时,但每天一点点的进步给了老杨很大的鼓舞,他坚持了下来。四年的时间,老杨不仅恢复到跟正常人一样,而且在去年用2小时40分钟就拿下了半程马拉松。跑友都说,这简直是个奇迹!

太极拳爱好者:杨东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杨东在39岁时被诊断出胆结石,过度劳累使他的病反复发作。他想通过跑步、爬楼等年轻人喜欢的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但是发现这些运动根本不适合自己。机缘巧合之下,他了解到打太极对人的五脏六腑都有好处,于是下定决心跑到奥体中心内太极馆学习了一年。现在的他,每天就在奥体五环大广场的大树下,一边习练太极拳,一边思考人生。

高龄健身者:邓纲常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邓爷爷家住皇家码头,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吃完早饭后步行到奥体中心小广场,赶上7点20分的集体健身操,和大家一起锻炼,最多时有300多位市民同时在这里热舞健身。“动作都很简单,但对我的身体健康很有益”,邓爷爷表示。跳完健身操,他还要在健身路径上甩甩腿,扭扭腰,松松筋骨。如今81岁高龄的他听力还很灵敏,冬天也是用冷水洗脸,比年轻人身体还棒。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要实现全民健康,全民健身意识需要被唤醒

奥体中心的职责就是充分利用自有场馆资源,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科学健身、文明健身,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挥体育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独特优势,让群众生命质量更高、健康寿命更长。

奥体万花筒丨健康生活,我们共同的追求!

来源丨重庆奥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