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第六十二回 四时养生小结

第六十二回 四时养生小结

时间:2018-02-02 19:3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让你不生病》主编廖利平提示:时时讲健康,是天天有健康基础;天天讲健康,是季季有健康的前提;季季讲健康,是年年有健康的保障。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学习健康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工作习惯。把做健康“功课”作为我们大家每天生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时养生规律要注意的问题:做到三个一致,一个节制。起居与太阳出没一致;行为情感与自然物候气机升降一致;饮食、进补与季节时令一致;节制房事,尤其在冬夏二季;还有冬伤于寒,春生病温,且夏至以后病暑;春伤于风,夏生病痢;夏伤于暑,秋生疟疾;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四时病变规律。

这里应强调指出的是,季节性蔬菜、水果是顺应并吸收了自然四时阴阳五行正气之物。现代科学测定也证明其营养丰富,含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少,既便宜又利于养生;反季节大棚蔬菜则相反,营养含量大幅下降,而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含量却明显升高,即贵又不利于养生。另外,有许多食物是四季皆宜服用的,如米、面、红薯、玉米、黄豆、花生、高梁、芝麻、赤豆、扁豆、等粮食,青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芹菜、香菇、黑木耳、山药、土豆、海带、紫菜等新鲜蔬菜,大枣、胡桃、苹果、梨、山楂、橘子等水果或干果,猪肉、鸡肉、鸡蛋、牛奶、酸奶、鲫鱼、鲢鱼等蛋白质食物。从传统中医来讲,一般性平之食物四季皆可常用。

逆春季养生之道而为则内伤肝藏,到夏天则变生寒性疾病,不利于夏季养长;逆夏季养长之道而为则内伤心藏,到秋天则发生疟疾,到冬天还可再次发作,不利于秋季养收;逆秋季养收之道而为则内伤肺藏,到冬天则发生寒泄病,不利于冬季养藏;逆冬季养藏之道而为则内伤肾藏,到来年春天则发生痿厥病,不利于春季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防风、防寒,重在养肝;夏防湿,重在养心;长夏防暑、防湿,重在养脾;秋防燥,重在养肺;冬防寒、防风,重在养肾。我们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主动适应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规律,才能健康长寿。同时,还要从起居、情志、饮食、运动等养生的方法,生活工作要有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春、夏起居应晚睡早起,秋季起居应早睡早起,冬季起居应早睡晚起等。饮食机构合理,做到“五低”(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和“两高”(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饮食结构。菜谱应季节而变化,保持新鲜、多样、可口。经常敲打肝胆、膀胱经,按摩、理疗、针灸、拔罐等方法,通经活络,有助于功能和体力恢复,调整亚健康状态,有利于人的心身健康。

下回预告:第七十一回 饮食养生——天人相应观

第六十二回 四时养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