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真正的超跑,除了要足够快以外,更需要有自己的性格、灵魂。就拿三大神车来说,法拉利就是要用傲视群雄的V12来向人们宣示自己的强大;保时捷918则是用精准的四驱系统以及后轮转向表示我才是太极高手,可以四两拨千斤;至于迈凯轮P1则是用极难控制的大马力后驱特性来“挑选”自己的主人。 这是欧洲跑车的巅峰之作,而在亚洲也同样拥有三大神车——雷克萨斯LFA、本田NSX、日产GT-R。这些车都代表着各自品牌最高的造车技艺,今天要说的正是本田NSX。相比于讴歌这个名字,我还是更喜欢称其为本田,挂着本田标的NSX才真正有了自己的魂。 NSX的诞生与众不同,当大多数超跑都在堆砌气缸数量以及排量的时候,本田对于缸数即正义,排量即王道的“戒律清规”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的推出了一台3.0L V6的超级跑车,它所追求的是绝对的轻量化以及弯道性能,囿于当时日本的君子协定,这台潜力无穷的VTEC发动机最后定格在了并不起眼的270匹,即便是高性能版也仅仅增加了10匹马力。 就是这样一台初生牛犊,让那些还不太了解它,甚至是对其性能充满怀疑的人闭上了嘴。这里还不得不说到一个人,日本王牌试车员——黑泽元治,也是他在纽博格林赛道上一次次的激发了NSX的潜力,让这台动力并不起眼的跑车拥有了如今神一般的地位。 至于NSX为什么不选择简单粗暴的以排量来解决问题,其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日本当时的君子协定规定原厂车辆的动力不能超过280匹;同时也是在于NSX的理念,这三个字母可不是代号,而是一串英文的缩写。NSX代表了 New Sportcar,X则代表了对于未知的期待。也就是说NSX的最主要目的是让消费者感受到不同的驾驶体验,同时也是展现本田最新技术的调色板。通过这款车,本田逆向研发,将很多技术用于普通家用车型上,比如VTEC技术可以说就是在NSX上不断进步的。 第一代车型的生命周期延续了十三年,然而第二代车型在2012年诞生之后的第三年就宣告停产,最主要的原因是销量已经不足以支撑生产成本,更别说巨额的研发成本了。与钟爱它的车神塞纳一样,NSX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就在车迷们都要失望的时候,2013年本田又推出了一款概念车,并且宣布了要重新打造一台全新NSX的计划,这时候NSX的火焰开始在不少车迷心中复活。不过这一次NSX依然没有选择大排量发动机,而是使用了一台3.5T V6发动机加上一套混动系统,让NSX从一台后驱车成为了一台四驱车,看来轻松驾驶的理念是要继续在第三代车型上发扬光大了。虽说使用6缸的超跑已经有了福特GT,但是NSX的调教更为保守,仅有不到600匹马力,不过好在有一套混动系统的加持。 对于NSX的外观我们从来不需要怀疑,虽然看上去已经没有第一代车型推出时相较于同年代超跑的惊艳,但是第三代NSX依然是我心目中最美的超跑之一。它将那一份张扬收敛了许多,但是大尺寸的碳陶瓷刹车、不经意间露出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告诉你它绝对不是善茬。 这套被称为SH-AWD的四驱系统很特别,当然在很多讴歌车型上也出现了。大部分混动车型是将电机和发动机布置在一起,将动力由变速箱和传动轴分配到前后轴上。但是SH-AWD没有传动轴贯穿前后轴,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不受发动机关联的两个车轮,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四驱系统反应更快,同时也更加轻盈,毕竟减少了传动轴和差速系统。 NSX也是如此,当然还有一台电机用于带动发动机曲轴,最大程度上减小涡轮迟滞,让这台车回归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驾驶感受。除此之外前轮电机在车辆制动的时候还肩负着辅助刹车的功能,因此第三代车型拥有极为出色的刹车效果。在引入混动系统之后,所有车型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车重大幅度增加,NSX也不再是那台轻盈著称的跑车。也是这套混动系统解决了加速问题,超过1.7吨的车重,百公里加速时间达到了3秒,依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当然在之后本田也毫不避讳的放出了纽博格林赛道成绩,依然不是同级别之中的佼佼者。NSX从来就不是为了追求绝对的速度,因为这三个字母代表的是本田对于跑车领域的探索,X更是代表了未知,你可以将其理解为对于下一代车型无穷的期待。 同时NSX也是展示本田最新技术的一个平台,因为在这样的极限之下,任何一个问题都将被无限放大,通过NSX本身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NSX的使命就是将本田最新的技术展示出来,同时带给消费者与其它超跑完全不同的驾驶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