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这也意味着炎炎酷暑将告一段落。在京城,有立秋“贴秋膘”的传统,既是为了补充夏季消耗的体力,也是为抵抗冬季严寒而事先储存能量。立秋“贴秋膘”讲究以口感鲜美、绵软的酱肘子为佳。除此之外,一家人围坐一起“啃秋”也是立秋的饮食风俗之一。 肘子也出了养生版 “用热烙饼卷上切好的肘子肉,再加上青菜,每年立秋都是这样过的”,来买酱肘子的市民张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老北京的立秋讲究吃酱肘子“贴秋膘”,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市场看到,一些传统的老字号纷纷提前将自产的酱肉上市。 上好的酱肘子讲究入口味道鲜美、肥而不腻,加到热的烙饼里,再放入几段葱丝开胃又解馋。据老字号天福号前门店的销售人员介绍,除了北京人,不少外地来京旅游的消费者也来选购作为北京的特产。酱肘子64元/斤,常温下可以保存3天,而冷藏可以保存15天。此外店员推荐,喜欢吃馅儿的消费者,还可以将肥瘦相间的肘子肉剁碎,再放些芹菜、小白菜等青菜,别有一番风味。 在北京稻香村,不仅有日常销售的酱肘子、网肘、小肘等产品,还专门为立秋节气推出了“立秋肘子”。据销售人员介绍,“立秋肘子”的口感较平常的酱肘子更加绵软,而且在炖制的料包中添加了特质的中草药,以顺应立秋时节的养生需要。 餐厅推应季招牌菜 京城各餐企也在立秋节气当天推出了自家“贴秋膘”的招牌菜。 眉州东坡酒楼的招牌菜肴东坡肘子就是立秋“贴秋膘”不错的选择。据眉州东坡草桥店服务员介绍,在制作这道菜的时候要遵循“少着水,慢着火,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秘诀,经过十余道精细繁杂工序,数小时的慢火细炖,才能制成醇厚香浓、入口即化的肘子,眉州东坡的肘子微辣、瘦而不柴、肥而不腻,78元一份。 新增加外卖窗口不久的老字号全聚德和平门店、奥运村店和通州店,除了立秋在餐厅供应酱肘子菜肴外,更是加大了便民外卖窗口酱肘子的供应量。全聚德通州店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该店周边的居民区人口较多,因此店里推出的酱肘子在平时就卖得很好,每天可以卖出50斤左右,到了明天“立秋”,估计来店购买的消费者也会增加,因此店里会提前将原料备足,以备立秋销售的高峰。据了解,上述全聚德3家店自制酱肘子的销售价格分别在32元/斤-39元/斤不等。 水果粗粮“啃”出健康 除了老北京讲究“贴秋膘”,外地也有举家一起“啃秋”的习俗。在天津,这个时节正是食用西瓜的时候,一家人可以围坐一起“啃西瓜”。据说这样不仅可以消暑,也可以抵御夏日的酷热。另外,一起“啃”西瓜也有将“秋”咬住的寓意。 而在江苏,立秋吃西瓜“啃秋”,还有不生痱子的说法。若是在农家乐游玩,三五成群的人们在田间啃食西瓜、玉米等,不仅可以品尝到食物的鲜美,更能感受丰收的喜悦。 立秋不仅仅可以吃肉“贴秋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也流行起了“素”立秋的说法。“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是民间谚语,意即一年中立秋时的茄子是最好吃的。专家建议,吃茄子的时候不要去皮,茄子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而维生素B也正是维生素C的最好“支持”元素,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维生素C,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而茭白、核桃、南瓜等也都是这个节气应时的美食。 北京商报记者 张笑嫣 |
下一篇:立秋时节饮食养生的生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