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发脾气,多微笑。 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 2、享受清爽的绿色春蔬 春天肝气旺盛,相对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绿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恰巧可以补充冬季的摄取不足。譬如春天产的菠菜嫩极味美,亦有养血功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春天不需要特别进补,“因为气候上升,温补药反而加重身体内热,”体质较差的人,一般可选用莲子、芡实、薏仁、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平性食物。具多醣类成分的银耳也有防发炎功效,亦可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此外,有过敏气喘体质的人,在春天要特别注意体质的调整,少吃一些冰冷或寒性(如瓜果)的食物以免引发过敏。 通常气喘过敏是中医所说的“气虚”现象导致,建议可用黄耆、人参(白参)、伏苓炖补鸡汤饮用,容易上火的人可以改用参须或西洋参。 3、保暖工作不可少 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老人家外出时最好多加一件背心。 此外,由于膝关节对冷较敏感,因此穿着裙装时,记得加双厚一点的裤袜保暖。 4、启动身体的引擎 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变慢,阳气下降,春暖花开之时,正好可以重新补充身体的阳气。起早运动,舒筋活胳也是养护肝脏的方法之一。 练习气功,则可以缓和神经肌肉,平衡自律神经系统。试试看最简单的呼吸调节法:静静坐下或站定,全神关注在呼吸调节中,慢慢的,一点一点用鼻子吸气、吐气,并重复数次。简单的深呼吸可以排除体内积热,让身体重新获得能量。(保护肝脏的按摩运动) 5、用五官体验新感受 春天,也适合打开人体的五官感受,体验全新的世界。 一、起居:衣着下厚上薄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生活在北方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要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二、饮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配方选膳。 三、防病:阻断温邪上犯之路 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发生,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是由寒向暖过渡时。人的抗病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少年儿童。除日常注意防范外,也应从饮食上调理。 四、日常养生:重点护肝 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仍较大。所谓“春捂秋冻”,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立春养生主要是护肝,调节心情,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要戒暴怒,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好心态,都有利于疏肝理气。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保养肝脏,以顺应天时。所以,饮食调养时要考虑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多吃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 五、运动:节奏和缓 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比较适合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要注意,这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 漫步时,可以做做揉肺运动。肺经在手臂内侧,经肩窝开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取其上下两端的穴位来按摩会有很好的效果,且这两个穴位比较好找,一个在肩窝位置的中府,另一个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
上一篇:春季运动养生,要“披发缓行”
下一篇:春季养生有讲究 缓调饮食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