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什么?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什么?

时间:2018-01-23 02:3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太极拳内劲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太极拳内劲          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们中华传统的一门功夫。现如今,许多中老年男性女性都十分热爱太极拳这项运动。太极拳可以治病,修身养性。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说说冬季练太极拳的对人身体的好处及要求和注意事项。

100个人学拳,10年后有20个人还在坚持,练得出色的大概也就2、3个,陈发科在北京教拳30多年,学生不少于一千人,出色的成名的也不过几个人。太极拳就像写字,谁都会写,没几个成为书法家的。

内与外:与写字不同,太极拳是讲求内涵与实战的功夫,你就是把拳打成陈发科、杨露禅一样的漂亮,也未必会有他们那样的内涵与功夫;

太极推手:与其它拳种相比是文明的竞技较量,太极推手太极功夫讲求后发制人,点到为止,这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成名公式:功夫大师不仅是打拳漂亮(也不一定漂亮),更要有功夫的内涵,但是这需要很多精力投入、悟性挖掘、名师指导,这也是太极拳成功的公式。

阴阳鱼缠丝:功夫内涵是什么?其实练到最后就是一个阴阳鱼,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的,而是一个立体螺旋的,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拳缠法也!



太极操: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也没什么不好,有多少人会对实用感兴趣?练练太极操也同样可以舒筋活血的,就是这样简单,也赶不上公园跳集体健身操、交谊舞及溜圈散步的人多;

生病才锻炼:太极拳练习者多数是30以后的人,工作清闲,想锻炼一下,或者身体生病了才想起来要锻炼,轻微活动的太极拳是首选拳种了,洪均生、刘成德、张家俊、马虹等等都是身体不好才修炼的。

魅力:太极拳是很有魅力及内涵的拳法,外家拳上了岁数必然30以后难以入门,更很少可以练出来成绩的,太极拳可以,蒋家俊为什么会追随洪均生三十年哪?因为太极拳的魔力与魅力。马虹45以后练太极拳的。

参天大树:相对于别的拳种来说,太极拳可以算作参天大树,长得慢,可以成大才。太极拳是很实用的拳法,但是比较难以练成的。三年拳(武术)不如一年摔跤,一年摔跤不如3个月的拳击,也有说形意拳一年打死人。但是见过形意拳大师跟散打省冠军比赛的视频,形意拳没有胜出。



老师与徒弟:一个有名气的老师,未必一定有真功夫;老师有功夫,并不代表徒弟有功夫。一个善于授业的好老师是很难得的,名师易得,好徒弟难求。太会说的未必是好老师,好老师要有功夫,不保守,徒弟还得是那个材料。

悟性:感悟能力、理解力,易经、太极、中医等都讲求悟性,就针灸一样,博士生的徒弟给病人扎了多次就是治不好,领着让老师看看,白胡子老师拿起针来,还是扎的那几个穴位,一会就见效了。太极拳中的採挒肘靠等使用方法需要大量的实践,而且没有功夫很难用上,这些也都离不开悟性。练一辈子糊涂拳的很多。张家俊学太极拳不到十年,能实战战胜日本空手道20多人的代表团,全国练太极拳的没有几个到这水平的,这就是悟性。

天才:悟性高的当然也是天才,当然天才不仅仅是悟性,还有动作的协调性等,太极天才马畅,江西省《樟树市洪传陈式太极拳分会》聂文华学生张宇霆(八岁女孩)练得很有板有眼的,每个拳种都可能出现天才般的人物,关键还在人。

太极站桩:很多拳种包括气功都以站桩为基本功,太极拳也是如此,只是站桩的姿势稍有不同,站桩可以通筋络,气感传的快,但有的太极大师不站桩也练得很好,比如洪均生宗师,站桩方式比较多的比如冯志强。



划圈:太极拳的划圈是比站桩更重要的基本功,大中小圈不同,传承也不太一样。

打坐:利于放松、培养元气、通周天,道家功夫打坐的多,站桩容易打通奇经八脉,各有特点,站桩不容易出偏差,打坐要有人指导才好;天界中佛祖、菩萨打坐,金刚站立,想想为什么那?

导引气功:最好是培养好元气,再导引也不晚。

内功:大师们的说法也不一样,就算是有内功的话也要练、养,太极拳起源于气功的自发动,转而言之,太极拳可以变成“动”气功的一种形式,你练基本功,或者单式子效果不见得明显,但是练拳的时候可以感到气的“流动”,比如每次一路拳练到某个式子左右你有明显的出汗,这也可能是气感的一种形式,你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基本功、单式子练了很久没出汗,而打拳到2、3分钟时就开始出汗了?

偏差:练功过度容易有伤,内功练不好容易跑偏,看到一些大师得癌症的,是先天八字后天大运不好,还是练功偏差所致?这方面的实例总结的很少,不可妄断。膝盖受伤算是普遍现象。




大师的修行:首先要具备两条武功+武德,武功为阳,武德为阴,阴阳结合,周天不停,这样才能提高,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师。如果你看到哪位自称大师的人在骂别的太极大师,你不妨对号入座,没有武德的人就像折断的翅膀,飞不太高的。

摒弃门户之见:这也是武德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太极拳有十多家分派系,陈杨孙吴武洪等那个传承的太极拳都有高明的宗师、独到的见解,青出于来的弟子,唯有一家好是片面的;陈家沟还是正宗的太极拳发源地,现在从小孩抓起的太极拳,以后应当是人才辈出的。门户之见是国人的诟病。

太极梦:金庸的武打小说为什么畅销,因为年轻人、成年人都需要梦,现实中的梦不很完美,对打很难看到,两个大师打起来太过简单,因此才有丰富内容的小说;太极拳的实用爱好者,也是怀揣着梦想,迷恋到了太极的魔圈中,实际太极散打中擒拿基本用不上,梦没必要醒来,自得其乐就好。

心态:一般太极拳修炼者的心态应当是---只管耕作,不问收成。



规范化:太极拳应当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才能走出去,就像跆拳道、空手道的规范,传统的传拳过几代人就容易走样,就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徒弟打拳也各有千秋,我们容易注重悟性而忽视了规范;香港吴氏太极拳硬件、训练搞得都不错。

参禅悟道:一武术大师跟我说:以前脾气急躁,参禅后心胸开阔了很多,现在如果背后有人骂我了,改天他来求我办事,我照样帮他,以前不行。都有这种心态难,经得起检验也难。这就是易经上的厚德载物,学易经不容易悟进去,很遗憾易经没有上升到图腾一样让人崇拜。国学传承任重道。


     

什么是太极拳内劲




四、打太极拳可路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例如,可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加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的活力;可提高呼吸功能。使气体交换充分,血氧含量增高,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可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促进脑细胞的代谢。

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稳定的情绪;可改善提高内脏器官自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脏器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及内分泌机能,使机体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运动还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关节的活力,使人动作灵活轻巧,反应敏捷、迅速,使骨骼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延缓骨的老化过程。



冬天练习太极拳的姿势要求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冬季练太极有什么注意?

不同的人,在锻炼过程中,都应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控运动强度和量,强身健体,预防损伤。

作好准备活动在正式练拳之前,应做好准备活动,适当慢跑、徒手操使身体微微发热,再适当压压腿、拉拉韧带,做几次半蹲起,尤其要把膝、踝关节充分活动开。

从简单入手刚学太极拳时,最好是从简单的入手,即先学简化的太极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掌握了动作要领,才可以过渡到学习传统的太极拳。

低重心运动要适宜太极拳特有的运动形式是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姿势,下肢运动负荷比较大,长时间、低重心的运动,很容易造成膝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引起疼痛。因此,在打拳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太极步伐”的低重心行拳姿势,可把重点放在“走架”和精、气、神的统一上。

时间不要过长练习时间也不宜过长,套与套之间要有一定的休息,不要把一套拳连续打好几遍。


什么是太极拳内劲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