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河封,大雪地冻”,今天迎来二十四节气的“大雪”,这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习俗知多少 吃雪菜煮汤 大雪节气前后,新鲜雪菜逐渐上市。食疗专家介绍,雪菜又叫雪里蕻,属于性温,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此外,雪菜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膳食纤维,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相对于大家习惯食用的腌制雪菜而言,天寒时节不妨来碗雪菜汤。 喝红薯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 自制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在不易保鲜的古代,人们发现此时腌制肉类食品不易变质,于是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腌制咸肉,以迎接新年。受此习俗影响,大雪节气前后,肉类食品价格常会有小幅上涨。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那么,大雪节气如何养生?我们一起来看看。 1、早睡早起 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练,要“必待日光”。日出前,空气中的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不适宜晨练,一定要等待日出后才出来锻炼身体。 2、多吃水果蔬菜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大雪御寒,可以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少吃肉食、生冷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另外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以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 3、护好头部和脚部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因为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是最容易受寒邪侵袭的三个部位。头部不注意保暖,寒气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还可能诱发脑血管病。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可能引发心脏病与胃肠病的发作。俗话说“寒从脚起”,大雪节气也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4、稳定情绪 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容易引发青光眼,这是一种致盲眼病,多发作在冬季寒冷的月份。所以,在冬季,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起居也要有规律,早睡晚起,适度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 下雪后太过寒冷时尽量避免外出,以减少对眼睛的伤害,防止患上“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若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最好戴上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 5、室内通风 此外,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
下一篇:清明养生:食疗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