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新闻网 2014年05月16日10:53
实习生 何雨洋 陶冠玉 又一个夏季到来了。夏季养生,是古往今来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很多人对夏季养生了解得并不多,有的甚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5月13日,笔者来到州中心医院中医部(州民族医院),就夏季养生系列问题走访了该院治未病科主任袁齐。 袁齐正在为病人进行诊断。 阳气损耗多,夏季易犯困 人们常说“春困夏乏秋打盹”,夏季酷暑难当,人就容易犯困。对此,袁齐解释说:“因为夏天开始昼长夜短,人容易睡得晚而醒得早,白天自然容易出现精力不济、常常打盹的情况。另外,天热了,白天气温高、出汗多,体力消耗大,中午和下午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人体皮肤的血管扩张,脑部供血量相对就会减少,导致人们精神不好,昏昏欲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夏乏’。” 袁齐解释,从医学上讲,虽然夏季阳气旺盛,但损耗阳气的机会也多。炎热的天气温度过高,人体大量排汗会导致疲倦乏力,体内水分、维生素等丧失过多,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他建议大家在夏季要补充睡眠,适时午休,在持续高温下,应及时补充水分,同时注意从饮食搭配上补充钾和钙。 饮食宜清淡,苦菜利解暑 “立夏之后,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补肾助肝,调养胃气。”袁齐建议,夏季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小米、玉米、山楂、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另外,养护脾胃,最好多吃粥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袁齐说,夏季经常吃些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如素有‘菜中君子’美称的苦瓜,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袁齐介绍,苦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养生有重点,避免陷误区 袁齐说,夏季养生存在一些误区。“夏天气温过高,人们往往贪凉,容易采取一些错误的降温方式,如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大量饮用冷饮,这些降温方式易引起肠胃不适、夏季感冒、皮炎等,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建议大家,平时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不要大量饮用冷饮。夏季喝水也有讲究,补充水分的原则应该是少量多次、循环补水,才有保水的效用。” 袁齐提醒,健康的养生应该是运动、饮食、睡眠相结合。健康离不开运动,游泳是夏季最好的运动方式,有助于加强血液循环,锻炼人体四肢的协调能力,还可以达到降暑解暑的效果,但夏季体能消耗大,运动要适度。漫步长走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平复心境。而在饮食方面,除了以清淡饮食为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要及时补充,蔬菜水果含有较多的水分,要多摄入。吃东西切忌吃太快过饱,讲求适度。夏季容易犯困,疲倦的精神状态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合理的休息也是养生的重点,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养成定时起睡的习惯,找到自己的生物钟。适时午睡可以作为睡眠的补充,但不宜过长。燥热的天气,保持不急不躁的心境是夏季养生的又一重点,心静则凉,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也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专家档案 袁齐,州中心医院中医部(州民族医院)门诊办公室兼治未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省急诊学会委员。享受州中心医院乙等“胡萝卜”人才津贴。从事临床医疗20余年,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心血管疾病、风湿疾病,参与组织、主持急危重症的抢救。主持和参加的4项科研课题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荣获省科学技术厅颁发重大科研课题、州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奖项。编写医学专著3部,撰写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在中医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 服务地址: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综合大楼2楼门诊办公室 服务电话:13972422602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四、六全天 (网络编辑:曹贤炜) |
上一篇:7道夏季养生茶
下一篇:第四十四回 夏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