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节气养生 > 立秋养生 > 秋季养生 润肺护肝是关键

秋季养生 润肺护肝是关键

时间:2018-01-09 02:4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从今天起,深圳商报健康版将推出季节养生专题,采访深圳各大名中医来为读者讲述最具权威的养生知识。

天气逐渐由夏入秋,不过由于“秋老虎”的虎视眈眈。因此,中医专家建议,立秋养生一方面要注意在饮食上及时调理膳食,宜祛暑滋阴,同时合理应对早晚温差,还要预防高温伤害,并加强保养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肝肺。

初秋时节注意养肺护肝

中医专家认为,立秋过后,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因此,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因此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专家指出,要适当多润肺,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相反,可多吃点果仁类的食物。起居还宜早起早卧,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深呼吸,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注意不做剧烈运动,不过度劳作,可适度慢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另外,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肝气受制的秋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比如: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像月经失调、心慌心悸、失眠问题等。当出现此类现象时,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初秋防燥多喝盐水蜂蜜水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为了适应秋天这种干燥的特点我们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人体的伤害。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如果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我国古代医学家就替我们提供了一条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初秋大温差谨防感冒

立秋过后,再加上时而来袭的台风影响,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的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提醒市民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一些市民习惯于在家赤膊睡觉,再加上空调温度设定太低,夜晚睡眠时寒气侵体,体质下降,诱发感冒、肩颈疼痛等疾病。专家表示,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提醒广大市民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近来突发降雨天气较多,市民出门当心淋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提醒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或备件衣物,以备不时之需。(张 园)

秋季养生 润肺护肝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