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上班第一天就迎来“立春”节气, 立春 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最关键的是: “今年鸡年有两个立春” 第一次就是今天:正月初七 第二次立春是腊月十九: 鸡年!两个立春!大吉! 立春 别 名:打春、立春节 代表寓意:春季的开始 气候特点:气温回升、大风降温 风俗食物:春饼、萝卜、春卷等 风俗活动:迎春、春游、鞭春牛、咬春等 三 候: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陟负冰 养 生:保护阳气、戒暴怒,情怀忧郁 古代立春才是春节 据说,在还没有“过年这一说的时候”,那时的立春才是重点节日,才是春节!后来被正月初一给“上位”了! 由此可见,立春多么重要。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做什么? 游春(探春、游行) 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的样子走在最前面,之后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之后的人打扮成牧童牵牛的、打扮成大头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应有尽有。 糊春牛 在家里用米或纸糊成春牛,摆放在家中。 贴春字画 家家在门上张贴迎春的字画字和春字有关画有腊梅迎春之类。 搭燕子窝 给花树戴燕子胜帛条。 立春吃食有讲究 春饼 馅(萝卜,豆芽,豆子,为主)。 春盘 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 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 咬春(吃萝卜) 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 春卷(春蚕) 《岁时广记》:“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重点:立春如何养生,才能赢在起跑线? 首先:立春=护肝!!! 立春时节护肝是最有效果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对自己肝不自信的人一定要看: 立春后饮食忌酸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立春后饮食忌辣 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伸懒腰 养阳护肝 护肝除了远离烟酒,注意饮食,最简单的方法是伸懒腰,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特别是对肝脏保健的一种条件反射。老年人经常做这一动作,可增加肌肉、韧带弹性,延缓衰老。 动作要领:伸展时,要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 “立春时节必吃八食物 健脾养胃防春燥” 除了吃, 立春养生还需注意六原则 1.早起早睡以养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否则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立春这段时间,进补量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最后,终极大招:立春养生二篇秘籍! 情绪篇: 春天生气易伤肝 发怒不超3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