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对自己来说,最大的欢乐莫过于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这么多年传授健身气功,传递爱心,一路走来,受过委屈,也曾有过动摇,但更多的是收获了快乐与幸福。——叶振东 记济南市槐荫区健身气功协会会长叶振东 文/宫尚文 在济南市,伴随着健身气功站点和习练者的不断增加,槐荫区健身气功协会会长、国家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叶振东的名字也远近闻名。多年来,他风雨无阻,不计名利,长年义务教授健身气功,赢得了习练者们的尊重和爱戴。 2004年,叶振东参加了山东省第一期健身气功辅导班,学习了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四套功法。这次学习,他深刻的认识到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坚定了他今后传播推广健身气功的信念。 欲为人师,先当学生。 要承担传授健身气功的任务,自己必须先成为行家,学好健身气功功理,精通各套健身气功功法。为此,叶振东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专业书籍,观看功法教学光盘,记录学习体会,并多次参加功法学习班。多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 2010年3月,叶振东组团参加了山东省老年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获得集体银奖,他本人获得了六字诀个人项目金牌。 2011年7月,他组团参加济南市第一届健身气功比赛,获得集体赛二等奖,个人获得一金两银。他还在济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教学,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健身气功,加入了习练健身气功的队伍。 在推广健身气功过程中,叶振东积极建立站点,壮大习练队伍,人到哪里就把健身气功带到哪里。 2004年底,叶振东从机床二厂南区宿舍搬到西郊宿舍居住。居住地段变了,但他推广健身气功的责任感没有变,他决心在此新建一个健身气功站点。叶振东自带录音机,在空地表演功法,还时常边表演边讲解功法原理及健身功效,吸引了许多路人观看,有的还现场跟着比划起来。经过半年不懈地努力,跟随叶振东习练的人员达到40余人,腊山立交桥站点就这样产生了。他将这个方法复制到他所住的宿舍及周边地区,许多人慕名而来要求跟随习练,很快明星小区、大金新苑、大杨新村等健身气功站点像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至2011年底,槐荫区健身气功站点由原来的15个发展到29个,练功人员达到1340多人。 健身气功站点多了,叶振东就更忙了。每天清晨、傍晚,他都会到一两个站点去,手把手地辅导功法,面对面地解答疑问。有些站点离家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他便坐公交车去;有些站点磁带坏了,第二天他会将连夜录好的磁带送过去;有些站点需要练功书籍,他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购买。这些年,叶振东为练功人员购买健身气功书籍360本、光盘155盘、录音带110多盘。大家称赞他不仅是义务教功的好师傅,还幽默地称他为“后勤部长”。 在建立腊山高架桥健身气功站点过程中,叶振东发现有两个50岁左右的女同志,一开始对习练健身气功很感兴趣,但时间一长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通过聊天了解到,两人中一位叫孙玉珉,经常全身疼痛,睡眠不好;另一位叫尹兴芝,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天气稍冷这两人就因病痛不能出门。知道她们的情况后,叶振东专程上她们家中教授易筋经和八段锦。开始时,考虑到孙玉珉和尹兴芝的体力无法一次性学练整套功法,他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带着练,练一会儿,歇一会儿,有时一个上午只教两到三个动作。但慢工出细活,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孙玉珉和尹兴芝终于将两套功法的动作全部掌握。不到一年时间,她们的病痛也得到了缓解。身体的好转,增强了她们参加练功的信心和热情,一年后孙玉珉和尹兴芝再次加入了练功队伍,还成为了站点的骨干。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健身气功站点就像一个大吸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前来习练健身气功。练功之余,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增进了了解,促进了友谊。 如何扩大健身气功的影响力, 让更多的人受益, 是叶振东一直考虑的问题。 建立站点是一个途径,而组织大型展示活动也是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功法展示,既可起到宣传作用,又可提高大家习练的积极性。因此,叶振东每年都花费大量时间、下大功夫组织功法展示活动。他成功举办了多届槐荫区健身气功表演交流大会,每届参加人员都在四五百人。2005年9月,在山东省举行的科普日文体展示中,风格各异的功法,绚丽多彩的服饰,整齐划一的队伍,飘逸圆活的动作,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形成一幅声色并茂的健身气功养生文化画卷,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多年来,叶振东在传授推广健身气功的道路上,虽有挫折和困难,但此志不改;虽时常被人误解,但从不在意;虽也曾被病痛困扰,但依旧坚持。正如他所言:“对自己来说,最大的欢乐与幸福莫过于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传递自己的爱心。”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他收获了快乐和健康,体现了个人价值,实现了人生理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