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健康促进是实现医学核心价值的必由之路

健康促进是实现医学核心价值的必由之路

时间:2017-11-23 16:29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近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医院学组在北京召开了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院长或负责人参加了研讨。

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医院学组组长、主任医师田向阳博士认为,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关于和谐、健康和美的艺术;医务工作者不仅应具备医学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医学精神。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医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但在病人心目中却是道德、良心、责任和守信。医学职业的特殊性使之有着与其他职业完全不同的特点。医学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福祉和生命,万众瞩目、高度敏感、瞬息万变。医学职业特点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人文素养水平。

田向阳表示,为了实现医学职业的核心价值和使命,医务人员还要牢牢掌握、熟练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美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无不体现在与患者的沟通上。国际新世纪医学职业精神把信息沟通和传播技能作为三大基石之一。美国住院医师教育认证委员会(ACGE)指出,人际传播技能是住院医师必须具备的6项核心能力之一,且融合在其他五项能力的执行中,包括能够与患者、患者家属、公众进行有效和适宜的沟通,能够与医师和其他专家或专业机构进行有效沟通,能够作为医疗小组的成员或领导有效工作,能够与其他医师和专家会诊,能够维护综合的、及时的和法律性医学记录。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促进人们对健康保健服务的科学和合理利用,能够增加患者有关健康问题的知识,能够促进治疗性同盟军的形成,能够提高患者情感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家庭和社会支持,改善患者赋权和行为能力,能够促成高质量的医学决策。田向阳认为,良好的医患沟通本身就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法律赋予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田向阳指出,医患沟通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健康促进医院,即提倡以人为本,以患者、家属、员工、社区居民的健康为目标,改善医院文化、组织、环境和流程,激发医护人员发挥最佳效能;将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有效融入预防、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的日常工作之中,实现“整体健康”的目标。为了实现健康促进医院,医务人员必须在思想上有所转变,把生物医学模式彻底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必须在理念上进行更新,把过于注重疾病治疗的医学理念更新为健康学理念;医疗机构必须进行职能扩展,把为来诊患者的治疗负责扩展为为全社会的健康负责。医疗工作模式需由偶遇性转变为伙伴性,由技术性转变为人文性,由补救性转变为预防性,由封闭性转变为开放性,由一次性医疗服务转变为终生健康管理。

田向阳表示,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的核心和基础,建设健康促进医院,落实大健康理念,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促进医院意味着以促进患者完好为目标的全程健康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安全优美的就医环境,温馨和谐的医医和医患关系,体现医学核心价值的职业文化,以及全民健康责任的履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