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瑜伽 > 普陀百年瞭望塔变身创意共享空间 点亮苏州河沿岸风景

普陀百年瞭望塔变身创意共享空间 点亮苏州河沿岸风景

时间:2018-10-11 19:0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普陀区百年“瞭望塔”将升级全新创意共享空间,保护建筑喊你来“打卡”来办公

  摘要:这里的最佳“打卡地”,自然是顶层的瞭望塔。顶层平台将建成屋顶乐活公园,有露天影院、瑜伽、创意涂鸦、休闲运动等项目,而且园区正位于“苏州河十八湾”的纱厂湾凹面中央,河道在此折弯,景观极美。

普陀百年瞭望塔变身创意共享空间 点亮苏州河沿岸风景

  普陀区长寿地区的叶家宅路,原本是一条不起眼的马路,早前因文青热爱的淘碟市场而火过一些年。市场拆迁后,100号院子里的百年瞭望楼有点显眼,门口挂着的部队军需材料供应站牌子。

  这个略显神秘的院子从去年开始有了大动静,拆违、改造、粉刷,一直忙到现在。在这个始建于1910年代的老厂房里,一座融合办公、商业、教育、生活的创意共享空间即将诞生,将再度点亮苏州河沿岸风景。

从宝成纱厂到部队工厂

从宝成纱厂到部队工厂

  叶家宅路100号是个有故事的地方。1918年,民族资本家刘伯森购下小路两边土地,创办了宝成纱厂,并拓宽了门前这条小路,命名为宝成路,还建造了一座由德国人设计的瞭望塔建筑,曾作为仓库使用,也是上海早期的现代风格建筑。

  到1926年,日本人注资宝成纱厂,改名为喜和一、二厂,后与日华纺织株式会社合作,又易名为日华五、六、七厂,出产的棉纱远销南洋各地。时事动荡,上海被日军全面占领后,位于叶家宅路北面的日华五厂被日军改做广濑军服缝制工场,作为日本人在华东最重要的军服缝制基地之一。抗战胜利后,由国民政府的军政部上海被服厂接收,后进入国民党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编制,名为上海被服总厂沪西被服厂。

  新中国成立后,叶家宅路100号成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一○二厂,生产军备物资,并定为团级单位,也是普陀区为数不多的部队工厂。改革开放后,为了响应产业升级的号召,工厂外迁,大楼归于央企新兴际华集团下属的上海际华物流有限公司所有,这里被用作传统办公、仓库、建材市场等使用。在多方努力下,经过为时两年的洽谈,在2016年达成项目合作协议,成立上海际华创意产业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项目经营公司。

普陀百年瞭望塔变身创意共享空间 点亮苏州河沿岸风景

  随着土地供应越来越紧缺、改造存量土地,进行城市更新,正成为房地产企业转型创新的重头,比如华侨城的上海总商会旧址、万科的“上生·新所”等都成了近期上海市民热议的“网红地标”。沉寂多年的瞭望塔也即将以这种方式迎来新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