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扬州鹤、延伸的跑道、熊熊燃烧的体育圣火,共同组成一个数字——“19”,这就是第十九届省运会的会徽,设计别具匠心,迸射昂扬激情。 提及鹤,说到扬州,人们禁不住吟诵:“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其中,包含了古往今来世人对数度繁华、人文荟萃的名城扬州的向往。 而今,借省运会东风,扬州正在向着“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争创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的宏伟目标迈进。看!城市跨越腾飞的跑道已经铺就,460万扬州人民热情高涨,恰如熊熊燃烧的圣火。 把省运会办成里程碑,这是赛事的新标高,更是催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 凝神望,这是扬州改革开放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重大体育盛会;放眼量,它更是满足人民对包括体育健身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件大事,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的第一行动。 办赛新高度建造精品场馆,树立崭新办赛理念,精心打造省运会的“扬州模板” 今年7月19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暨民生幸福工程观摩活动,一路上,省运会场馆建设尽收眼底。仪征综合体育馆、高邮文体中心、广陵体操馆……19个为迎接省运会新建、改建的场馆,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他们形象地说:“全而美!” 全,即不仅各县(市、区)都有场馆,而且这些场馆分布均衡、功能丰富,档次得到全面提升;美,是指这些场馆外形独特、设施先进,给观赛市民带来愉悦的体验和强烈的参与感。 尤为特别的是,所有场馆的选址,都和近年来全市实施的公园体系建设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新建场馆中率先开放的扬州市游泳健身中心,毗邻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全市公园体系建设开篇之作。建成一年来,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和游客来此健身游泳或者去宋夹城公园跑步运动,这已经成为许多扬州人惬意的休闲方式。 新改造提升的游泳跳水馆坐落于省运会主会场——扬州体育公园内,它既体现了扬州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已经成为城市的新景点。这里可以承办水上竞赛项目的全国性比赛及国际单项比赛。 广陵体操馆“科技范”十足,不仅大量运用了新材料、新工艺,还大胆引入新技术,比如采用了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使用的液压提升技术,完成了6000多吨重的钢结构安装。现代简洁的风格,融入活泼的橙色色调,将体育运动的动感和韵律完美体现,是广陵新城的又一颗闪亮“明珠”。 南部体育公园,是南区首座专业性体育场馆,集比赛、训练、健身、休闲于一体,与刚刚建成的七里河公园、周边的三湾公园相呼应,成为全市公园建设均衡分布的重要落子。 …… 办好赛事,场馆仅仅是硬件设施、基本保障,要办出高水平,办成里程碑,理念至关重要。 第十九届省运会实现了办赛理念的一项项突破:从重金牌转向重健康,不唯金牌论,首次取消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总分排名,取而代之的是,进行青少年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奖的评选;从重成绩转向重人才,设立竞技体育未来之星等奖项,将在田径、游泳等30个项目中评选千余名“未来之星”;从重少数转向重全体,本届省运会除了设立青少年部、高校部、职工部项目外,新增了15个群体项目,青少年部比赛项目中,新增围棋、攀岩等智力与时尚项目…… 更值得称道的是,筹委会不仅聘请上海体育学院刘清早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下设“一室十六部”,抽调了80多名专业人员集中办公,更开创性成立省运会研究中心。在梳理研究历届省运会以及其他省份举办省运会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对我市通过发展体育“影响一座城,改变一城人”的经验进行提炼,定期拿出研究报告,形成具有总结性、前瞻性、指导性的研究成果,然后将研究成果汇编成书,并举办高端研讨会。 明晰的理念、清晰的路径、系统的总结整理,从赛事筹备到场馆建设,从盛会服务到应急管理,直至后省运时代的运营管理……所有流程形成“扬州手册”,打造出可借鉴、可推广、可持续的省运会“扬州模板”。 发展新高度坚持“办会为城”,借省运会东风,加快扬州“三个名城”建设步伐 纵览近期全国各大媒体,扬州频繁出镜。 5月7日至9日,《人民日报》“体坛观澜”专栏发表系列评论,探讨扬州公园体系建设对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启示;5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扬州:城市公园群,宜居好环境》;6月4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刊登《扬州:一城公园一城绿》;7月10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点赞《扬州:一座经得起“看”的城市》…… 媒体点赞的背后,是对扬州坚持“办会为城”的充分肯定。面对“新时代、新江苏、新省运”的命题,扬州围绕“三个名城”建设认真作答。 首要就是坚持系统化思维,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要从主要矛盾着眼,更深层次研究发展规律,谋划未来。而推动扬州城市建设高质量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交通,只有集中力量抓好城市对内对外交通建设,才能办出里程碑赛事。 对外,宁启铁路动车通行,连淮扬镇铁路建设快马加鞭,县县通高铁即将成为现实。江广高速、宿扬高速让“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越织越密。对内,南部快速通道直接提升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水平,文昌路东延西伸打造出60公里城市主干道,沿湖大道将邵伯湖“揽入”扬州城。“三路一环”环境大整治,提升亮度、打通“阻隔”,实现了城市交通快连快通。 今天,行走在扬州,人们可以感受到向着“三个名城”建设进发的新速度、新脉动。 借力盛会,扬州打造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扬州以“公园+”的理念,重新赋予这座城市新的时代特色。 今年4月22日,2018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鸣枪,赛道两侧,大大小小十多个公园,将美丽中国扬州样板、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的城市魅力尽情展现。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名选手惊叹,现代化大扬州已将园林“移”到外面来、“搬”到大街上,遍布街巷的300多个开放式公园,绘就一幅绿杨城郭的新画卷。 大力实施公园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空间生态、景观、体育休闲、交流、安全的多重需要,使之成为锚固城市形态、提升城市价值、留给年轻一代成长记忆的历史性工程。 借力盛会,扬州打造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坚持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擦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重大赛事,是展示城市形象、传播美誉度的契机,这早已成为共识。举办省运会,扬州该如何展示形象、展示城市独有的魅力? 扬州立足于体育与生态、城市、健康、旅游等融合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性探索,开掘和展示城市特质,向世人呈现“人们心目中的扬州”最美、最靓的容颜。 画意出诗情。前不久,“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大型主题采访团来扬感受名城风采,他们游古城、走运河、看长江,写下“运河繁华在、扬州韵味长”的文章,成为网友竞相转发的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