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如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教育部13问答权威解读

如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教育部13问答权威解读

时间:2018-08-31 21:21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如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教育部13问答权威解读

  

如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教育部13问答权威解读

  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提出了新时代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阶段性目标,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政府有关部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职责、任务和要求,明确把《实施方案》作为本届政府任期内直至203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视力健康管理的重要政策依据。

  出台《实施方案》的背景是什么?如何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考核评议制度?如何贯彻落实好《实施方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为你解读↓↓↓

  出台《实施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当前,全球近视人口比例快速增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美国《眼科》杂志发文称,2000年全世界约14.06亿人近视,占世界人口22.9%,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47.58亿,占世界人口49.8%,50年间将增长约2倍,其中10—25岁亚洲近视人口增长最快。美国青少年近视率约25%,英国小学毕业生近视率低于10%,德国青少年近视率在15%以下。日本2012年至2017年小学生近视率由30.7%上升至32.5%,初中生由54.8%上升至56.3%。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社会上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视力健康管理认识不足,公众视觉健康知识匮乏和视觉健康领域政策保障薄弱,各部门协同配合不够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越发严重,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且呈现低龄化、重度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各学段学生近视率持续上升,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视力不良低龄化现象明显,7岁男生、女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28.95%、32.15%。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

  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指出,假如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有可能高达7亿人,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口将达到5000万左右。近视率的升高对国家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青少年高近视率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军事、航天、精密制造业等行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此外,视力缺陷将对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调查显示,中国有3.2亿视力有缺陷的劳动力,每年将导致5600亿元经济损失,高于北美和欧洲。近视作为疾病状态,其发生和危害不可逆转,轻则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严重近视导致的近视性黄斑病变、视力障碍、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高度近视也是视力致盲的第一病因。多项研究证实高度近视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对我国出生人口质量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不仅危害当代人口素质,还殃及子孙后代。近年来,虽然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探索加强和创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视力健康管理体制机制,但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形势依然严峻。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有关方面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并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已就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近日,在看到有关报刊刊载的《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上述指示,为这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儿童青少年深沉的关爱。

  李克强总理十分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儿童事业发展问题,多次对儿童青少年教育等问题作出批示。孙春兰副总理多次对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作出部署。全社会也非常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批示和要求,回应全社会的期盼,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八部门在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制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从社会层面看,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存

  在“重治轻防”的错误认识,儿童青少年普遍缺乏自主的视力健康行为和及早控制视力不良的健康管理意识,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缺乏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基本知识。

  从部门协作层面看,不同程度存在部门职责落实与衔接困难,尚未形成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0—6岁儿童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网络体系尚未建立,视力筛查、预防保健和科学矫治等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验光配镜行业监管力度不够。儿童出生后的早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未能和学校视力筛查有效衔接,部分儿童学龄前已经近视,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急需关口前移。落实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各自职责,从健康教育、全覆盖筛查、跟踪评价、科学矫治等方面综合施策,共同维护儿童青少年全生命周期视力健康。

  从教育层面看,近年来,很多家长存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各种焦虑,学龄前儿童过早接受“小学化”教育,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学生参加校外学科教育培训班比例增大,儿童青少年近距离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强度和频率过大,加之日常用眼习惯不良,导致近视早发、高发。

  从个体层面看,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儿童青少年室内生活和学习时间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不足,学生可利用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不足。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经常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用眼强度增大,造成视力低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