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腾讯联手瑞幸背后:AT对垒的咖啡大战

腾讯联手瑞幸背后:AT对垒的咖啡大战

时间:2018-09-06 22:5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null

星巴克和阿里手牵手一起玩耍一个月之后,腾讯也给自己找了个做咖啡的小伙伴。

9月6日,腾讯和瑞幸咖啡在深圳腾讯滨海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会在营销、门店建设、大数据应用方面进行合作。具体来说,就是腾讯会通过微信、AI等平台和技术来帮助瑞幸咖啡实现精准营销、智慧门店建设、流量聚合等一系列举措。

今年,咖啡行业各种事件不断,小小的咖啡杯里正刮起了一场大风暴。

成立不到一年的本土咖啡连锁品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在国内市场上发动了一场闪电战,把星巴克(Starbucks)、Costa等传统巨头打了个措手不及。

原神州优车集团COO钱治亚创建的瑞幸咖啡,今年1月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试营业,5月8日宣布正式营业。到9月3日,短短的8个月时间,在14个城市的门店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003家,并宣布要在年底前在全国建成门店2000家。瑞幸目前门店数量超过了Costa,仅次于星巴克排名第二,从国内门店数量上,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

7月11日,国内咖啡品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和君联资本四家机构参与了本轮投资。弹药补足的瑞幸扩张的速度,几乎无人可挡。

面对瑞幸的奇袭,内焦外困的星巴克终于坐不住了。星巴克不仅是国内连锁咖啡的老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8月28日,星巴克(Starbucks)与雀巢联合宣布,双方已完成71.5亿美元的授权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星巴克授权雀巢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其包装产品,包括在超市出售星巴克包装型咖啡(咖啡豆、速溶咖啡等零售业务)和饮料业务,此项协议仅涉及星巴克实体店以外的产品和服务,不涉及星巴克在全球的2.8万家咖啡店。

更早些时候的8月2日,星巴克与阿里巴巴在上海共同宣布达成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合作内容涉及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盒马、淘宝、支付宝、天猫、口碑等多个业务线。根据合作协议,星巴克将依托阿里旗下饿了么成熟的配送体系,9月起,在北京和上海的重点商圈约150家门店试运行外送业务,随后逐步延伸至全国,计划于今年年底前覆盖30个主要城市超过2000家门店。

1

战斗几乎是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就全面打响。

瑞幸咖啡从一开始就以一种闪电战的方式崛起,完全没有韬光养晦、慢慢发展的过程,而是仿佛于千万军中取敌首级一般的简单、直接、高效。其打法就有着典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烙印,一方面是堪称“疯狂”的飞速扩张加补贴,另一方面是被网友戏称为“碰瓷式”的营销宣传,直接对标市场老大星巴克。

在门店选址方面,星巴克有一套“GIS数据建模选址系统”,即通过对目标的多方面考察、统计,最后确定是否选择开店。而瑞幸咖啡在门店选择上则非常简单粗暴,基本上省去了星巴克那种漫长复杂的市场调查研究过程,用观察者的话说,只要把店开在星巴克旁边就可以了。据高盛的报告显示,瑞幸咖啡55%的门店距离最近的星巴克不超过500米,16%位于500到1000米以内。

在刚刚过去几年的互联网企业大战中,补贴被验证为迅速扩大用户规模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打车软件、共享单车、外卖平台等都曾进行过激烈的补贴大战,甚至连移动支付都有各种变相的补贴。瑞幸咖啡显然从这些互联网前辈的玩法中汲取了经验,APP下单、首杯免费、买二送一、买五送五、邀好友再免单等各种变着花样的补贴,刺激着年轻人的神经。

从产品定价策略上来说,瑞幸咖啡在宣传自己品质不输于星巴克的同时,价格比星巴克同类咖啡平均要低20%,即平均每杯低大约7、8块钱。今年网络上突然冒出了特别多的咖啡口味测评类的文章,直接把瑞幸咖啡和星巴克进行对比,营销意味明显。咖啡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味标准,这种测评只会让用户更多的拿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咖啡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坐实其行业老二的客户认知。

在品牌的宣传上,瑞幸咖啡更是紧紧盯着星巴克不放。星巴克有绿杯、Costa有红杯,那瑞幸咖啡就有蓝杯,星巴克被网友称为“星爸爸”,瑞幸咖啡就被网友称为“蓝爸爸”。不同之处在于,星巴克咖啡号称从来不做广告,瑞幸咖啡不但做广告,而且是集中轰炸,短时间内就让自己的广告大量覆盖都市白领人群密集的电梯,还请了汤唯、张震做代言人。

诱人的补贴策略,以及诱惑分享的机制设计,让瑞幸咖啡的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猛增长。据报道,仅在腾讯社交广告营销平台,瑞幸咖啡“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收获了近2000万的曝光,70000+ APP新注册用户,获得了近6万的忠实粉丝。”

今年5月,瑞幸咖啡发布“致星巴克的一封公开信”,称“星巴克与很多物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条款”,指对方涉嫌垄断。这虽然说明瑞幸咖啡在门店布局上遇到一些“阻碍”,但更多的成为了一次“事件营销”。瑞幸咖啡煞费心机拟写“公开信”控诉行业老大的方式,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当初的“3Q大战”中,网络炒作的“鼻祖”级人物周鸿祎就用的是这一招,利用弱者(挑战者)更容易博取年轻人同情的特点,吸引很多网友站在360的一边支持他。

这种手法可以说宣传大于实际,也就是说最终执法部门如何判罚并不重要,因为在消费者和网友的心中,星巴克已经成为了欺负新品牌的“霸主”,品牌宣传的目的也早已经达到。当初360也是输了官司赢了知名度。

这一切的信息都说明,瑞幸咖啡远非一家传统意义上的连锁咖啡企业,更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从门店上来说,单纯看数量,瑞幸咖啡的门店增速确实惊人,但是这个数量本身跟传统咖啡店并不一样。根据瑞幸咖啡自己的分类,其线下门店有四种:快闪店、快取店、悠享店和旗舰店,功能依次增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前两种店基本算不上是“咖啡馆”,因为几乎不提供一个现场消费的场景,客户无法在店内消费,后两种才更像是星巴克式的咖啡店。

瑞幸的突然崛起,让人们一下注意到了这个已经沉寂许久的行业。

2

咖啡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事物。真正的发展也就只有二十年。

据说,中国第一家咖啡店是丹麦人1836年前后在今天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附近开的,距今历史久远,但是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家咖啡店要到1997年才问世。1997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台湾人庄崧冽,在北京大学东门和清华大学西门之间的成府街上开了第一家店——雕刻时光咖啡馆,这后来被普遍认为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咖啡连锁品牌。

1999年1月,星巴克进入中国大陆,第一家门店开在了北京国贸。星巴克1971年在美国西雅图成立,其国际化始于1996年,第一家海外分店开在了日本东京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