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江北商圈,伴随着繁忙的交通,每天都有大批白领涌进以人民广场、时代广场为中心的写字楼开始一天的工作。快节奏的职场,高强度的压力,白领们纷纷选择琳琅满目的外卖解决就餐问题。 然而,我们吃的外卖放心吗?外表光鲜靓丽的外卖,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猫腻?针对看不见的“外卖后厨”,我们身边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有何作为?记者调查为你寻找真相。 城中村成为“外卖后厨” 沿着星虹巷走入城北街道五星社区后城里村,十步一档百步一家,“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点我达”“蜂鸟配送”等外卖平台的“后方厨房”,纷纷抢占了地盘。 近年来,随着外卖日渐盛行,靠近江北中心地段的后城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外卖村”。在这个占地面积仅0.1平方公里的城中村,常住人口与在册流动人口的比例约为1:10。在这里,“外卖骑手”也自然成了很多外地人的营生选择。 百余家外卖后厨集中分布,每日穿行的摩托车、电动车多达两三百台次,繁忙的外卖业也成就了后城里的繁荣。“出租房、超市、理发、交通……这些新增的消费,让村民有了更多收入。”在星云巷开超市的李大伯说,“‘外卖村’的发展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活力,很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发展收入的机会更多了。” 眼下,以“外卖村”后城里为中心,一条不断向江北各商圈辐射的外卖产业链正在形成。从这里出发的外卖骑手,满载着期待,穿街过巷,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外卖送达消费者手中。“外卖圈”正悄无声息地融入日常烟火,成为很多现代人的生活伴侣。(记者马晓芬) 雷霆出击整治外卖背后乱象 咚……咚……低沉的敲打声断断续续地从星虹巷136号传出,打破了后城里难得的宁静。这是一家特色酸菜鱼餐馆,专做外卖生意,目前正在进行装修。老板郑冰告诉记者,这次装修需要四五天时间,会耽误不少生意,但在严管之下,如不尽快整改,以后可能会耽误更多生意,甚至不能再做生意。 尽管郑冰认为,自己经营的酸菜鱼餐馆环境卫生状况已经很不错了,但离规范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地面不整洁的问题存在很久了。因为做酸菜鱼油烟少,所以平日里很少清洗,大概一个星期清洗一次。”装修后,黑乎乎、油腻腻的地面铺上了光洁的瓷砖,清洗起来也更容易些,郑冰说,这次装修花费了不少成本,但严管是未来的趋势,与其天天胆战心惊地躲着执法人员,还不如早点整改到位,安安心心地做生意。 郑冰说的严管,正是婺城区城西市场监督管理所近日开展的联合整治行动。8月15日,该所联合公安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北街道、五星社区等单位,对后城里村157家餐饮主体进行联合整治。作为“美团”“饿了么”等送餐平台的商户聚集地,后城里各经营户状况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消防等隐患,亟需整治。联合执法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检查,无论是厨房卫生、硬件设施问题,还是消防安全、占道经营问题,只要是不符合规范的,统统要求立即整改。截至当天晚上9时30分,该村登记在册的157家餐饮主体全部检查到位,现场查封5家,其他的则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8月18日,星期六,原班人马再次来到后城里村检查,这次“回头看”行动,让一些心存侥幸的商家栽了个大跟头。2家尚未办理健康证、1家卫生环境脏乱差,联合执法人员在第一次检查的基础上,又发现了不少问题,依法对他们进行了严厉处罚。“个别经营者认识不到位、态度不明确,通过两次检查,让他们知道了我们整治的决心。”婺城区城西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张其龙告诉记者,该所之所以强力推进整治工作,马不停蹄地进行摸排检查,正是因为后城里村的“外卖风”正在肆意蔓延,如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林玉洁) “外卖乱象”背后的生产线 盛夏的中午,在时代广场汇金国际商务中心上班的刘小姐,收到了一份美团外卖。透过透明的盒盖,金黄的油焖虾、翠绿的凉拌黄瓜、红黄相间的西红柿炒蛋……色香味俱全的搭配,分分钟让人食欲大开。“午休时间短,再加上天太热,不愿意出去,所以就经常点外卖。” 在青年路上的常乐小区,SOHO创业青年张先生,也收到了自己点的外卖。“我是个网页设计师,一个人生活也不会做饭,外卖种类多、味道正,就成了我一日三餐的首选。”说着,张先生打开了一份红烧鸡块套餐准备用餐。 外卖,俨然成了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点什么样的外卖,就意味着当天是怎样的心情。”宅女蒋小姐表示,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外卖。 然而,随着外卖盛行,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脏乱差”“过期食品”“以次充好”……种种“外卖乱象”频出。7月中旬,记者以一位普通吃客的身份步入后城里,为你解开真相。 在一家专门为美团提供外卖的餐饮店里,记者看到左间厨房,两位厨师正忙着炒菜,地上污水横流,由于运作匆忙,台板上留有各色调料、食用油的污迹,炒熟的酱肉与生肉、蔬菜放置一起,垃圾桶已有垃圾溢出。“太忙了,也顾不得这些了。”老板对等候买餐的记者说。 与左间没有任何隔断的右间,案板上放着切好的、未切的熟肉,炒鸡块、千张片、腌萝卜等食物盒挤挤挨挨。除了盒装酸辣汤,所有食物都是敞开放置。一位负责包装的工人正搭配着套餐:主菜红烧鸡块,配菜炒青菜,一盒米饭以及附赠水果,只见她没有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餐饮经营场所应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然而,在多个现场,记者并没有发现独立的生活区域与制作区域,混杂的空间、拥挤的环境、堪忧的卫生状况,种种外卖乱象让人触目惊心。 今年,婺城区掀起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热潮,“外卖乱象”也渐渐浮出水面。8月,婺城区城西市场监督管理所严密谋划,有序推进,吹响了“外卖村”整治“冲锋号”。 (记者马晓芬) 长效整治还外卖清朗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