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鼓励加上公众对养生的日益关注,中医药迎来社会资本的爆发期,开办民营中医机构正在医疗行业中形成热潮。开业已6年多的天辅安中医馆,凭借着众多名老中医坐诊,以良好的口碑吸 政策鼓励加上公众对养生的日益关注,中医药迎来社会资本的爆发期,开办民营中医机构正在医疗行业中形成热潮。开业已6年多的天辅安中医馆,凭借着众多名老中医坐诊,以良好的口碑吸引着许多病人慕名前来就诊,在这其中,有许多是已退休的名老中医。在首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三位退休“老中医”,听听他们的从医故事。 医生名片 程爱民:中医妇科专家、资深中医专家,曾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尤其在中医不孕不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立东:广东省名中医、副主任医师、广东省著名胃肠肛门疾病专家,擅长治疗肠胃消化及肛肠疾病,对肿瘤患者术后调理,以及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肝病、小儿感冒、小儿咳嗽等疾病也颇有心得。 全汉权:国际中医师、疑难病特技名师、儿科专家、全科中医师,曾任湛江博爱医院中医科主任,多次参加国家级肿瘤学术活动,擅长采用肿瘤学会推介验方分型诊治肿瘤病人,兼治内外妇儿及疑难杂病。 1资深中医妇科专家程爱民: 妙手治好不育症 周六上午9点,在天辅安中医馆里已坐满了正在候诊的病人。在程爱民医生的诊室里,摆放着厚厚一叠病历,她正在为病人看诊,挂在墙上的那一面写着“医术精湛送子观音”的锦旗格外显眼。 程爱民,是资深中医妇科专家,今年已经71岁,但她依然坚持每周在天辅安中医馆坐诊2天。由于医术了得,每到她坐诊时,预约的病人总是“爆棚”,不过她会加班接诊所有来到的病人。“很多朋友叫我真正退休,去旅游,享受生活,不要再干了,但我心里放不下病人,所以我还是坚持坐诊。”程爱民说,一个上午,她要接诊三四十个病人,经常要加班到中午12点或1点,不过她对这已经“习以为常了”。 来找程爱民看病的大多数是妇科、不孕不育症的病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越来越多,而患不孕不育症的女性也不在少数。一对江门的夫妻结婚多年一直都没怀上孩子,为了圆生育梦,他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过北上广等大医院都没治好,多年的奔波让两人看上去衰老憔悴,他们已心力交瘁,耗费了许多的金钱和时间,他们也失去希望了。后来经朋友介绍,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找程爱民看诊,没想到,经过治疗,两人成功怀孕并平安诞下健康的宝宝,气色也逐渐好转,让一家人喜出望外。“我很同情不孕症的患者,因为他们往往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等极大的心理压力,我很希望能通过辨证施治,圆他们的生育梦。”程爱民告诉记者。 程爱民说,学习中医,希望能弘扬中医,运用我国的国粹来治病救人,这是每一位中医师的职责。除了是一个医生外,她还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她教过许多的学生,毫无保留地将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徒弟。 对于中国设立首个“中国医师节”,从医30余年的程爱民表示非常高兴,她说:“这表明了国家、社会对医师地位的认可,希望‘中国医师节’越办越好,也希望中国的医患环境越来越好。” 2资深肛肠中医专家陈立东: 在肛肠病患眼里,他是再世华佗 “在我心目中,病人永远最重要。”走进天辅安中医馆,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睿智祥和、脸色红润的老者,他不避寒暑,每周坚持4天出诊。这位悬壶济世五十余载、始终心系患者、坚守一线的长者,便是78岁的广东省名中医、胃肠肛门疾病专家陈立东。 “陈医生,我儿子大便总是带血,这是怎么回事?”“不着急,这与很多因素有关,我们先进行检查。”这是采访当天,记者走进陈立东的诊室,听到患者与他之间的对话。考虑到患儿为肛肠疾病,陈立东为他进行了详细的肛肠检查,检查后,他再经过把脉问诊,开出处方。 “我60岁退休后留在医院继续工作了10余年,后来就来到天辅安中医馆坐诊,继续为患者服务。”陈立东笑着说,“我从事胃肠肛门专科50余年,在这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身体情况还可以,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为更多病人治好病,现在来找我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2013年,家住广州番禺患有慢性胃肠炎的林女士经常出现肛门疼痛、腹泻,看了很多医生都没好转,听说陈立东医生在治疗这方面疾病疗效显著,特意来江门看诊,现病情已经好转了。还有一位两岁的小朋友肠胃消化功能不足,总出现脱肛,后来陈立东用家族中医秘方来治疗,把小朋友的病治好了,现在小朋友已经五岁了,一直都没事。 作为一名中医专家,陈立东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作为“国粹”,其精髓更是绵延不断。他们一家四代为医,可以说是肩负传承“中医中药”发展的使命,肩负“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让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泽被后世。他想呼吁的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是“整体治疗,辨证施治”,希望年轻人能更好地传承中医,把中医的理论和西医的理论,融合成为新的医疗体系,发挥真正的“中西医结合”优势。 3国际中医师全汉权: 从医多年,医治肿瘤有高招 每月1—25日,全汉权医生都会在天辅安中医馆全天坐诊,连续25天上班,这位69岁的老中医面无疲态,依然精神饱满。他告诉记者,他出生于中医世家,正是这种文化熏陶,从小便对传统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尽管已退休多年,但他仍然希望以自己所学所能,在中医岗位上发挥余热,为更多病人看好病、治好病。 一位病人患乳腺癌,肿瘤大小达9.8×8.6mm,后转移到肺部,在医院化疗了8次,但疗效一般,医生也劝她放弃。于是,她想着找中医调理身体,不要让自己太痛苦,就找到了全汉权。4个月之后,在没吃任何西药的情况下,她的肿瘤奇迹般地缩小到了2.7×3.0mm。在最近一次检查中,医院医生诊断她已不需要做手术了,肿瘤已经钙化了,而且肺部肿瘤细胞也得到了控制。还有一个深圳来的病人,胃癌肠癌癌症晚期,后转移到肝脏,经过不间断地服用一年半中药,从羸弱不堪至面色红润,能吃能睡,恢复了工作,经影像检查显示,肝结节减少,部分消失,病情稳定…… 不仅在肿瘤治疗方面,在治疗不孕不育、儿科疾病等方面,全汉权都有较丰富的经验。这一个个成功治疗的案例,是全汉权从医多年的成绩单,而他则谦虚地表示,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的结果,正是因为他不断学习,继承中医优良传统,收集总结大量行之有效的验方和秘方,再进行辨证施治,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学之后而知不足,当医生年年都是高三,天天都要学习。”全汉权感叹学无止境,医生不断面对新病例,不断有新药、新技术,医生不学习是不行的,为此,他每年都会参加国家级肿瘤学术会议,还在去年考取了“国际中医师”证书,今年考取“国际针灸师”证书,医术也得到了较好地提高。 “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全汉权表示,他为国家设立“中国医师节”而感到高兴,他渴望社会上更多人尊重医生,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医患氛围。 文/江门日报记者李银换 通讯员欧阳碧君图/天辅安中医馆提供
中国财经新闻网 李雷 张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