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淮安市淮安区召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新闻发布会,公布淮安区在创建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等方面的规划、措施和成效。淮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谈效艳、区卫计委主任胡凤荣等出席发布会。 作为山阳中医学派和淮医文化发源地,淮安市淮安区历来重视中医药发展。近年来,该区以创建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努力推进中医药健康发展,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截至目前,淮安区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先后建成中医综合服务小区21个,覆盖面达84%,通过省级验收12家,其中2家为江苏省基层示范中医科,形成了一批中医药服务特色明显的中医综合服务小区,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全覆盖,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率100%。与此同时,该区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并不断加大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力度。 据了解,淮安区政府将中医药发展列入淮安区“十三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并将中医药发展列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建立了部门联席会制度和协调工作机制,不断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激发中医药发展动力,切实解决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着重在提升区域内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拓展基层中医药服务领域等方面开展工作,切实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到“家庭医生签约、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工作中去,纳入新农合门诊诊疗费报销,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据悉,接下来淮安区将重点培育“三名”工程,发挥区中医院的龙头作用,采取“以人带科、以科带院”的工作思路,实施“育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三名”战略;实施“3300”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新招录、培养一批中医类别的临床专业人才,力争全区拥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医师不低于300人;推进“创牌”项目,进一步深化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建设“增长极”产业,充分利用淮安区得天独厚的生态、历史、文化等优势,推进文化、旅游、中医养生等立体业态,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小镇”,把淮安区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养生目的地。(颜晓彤 杨德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