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版法国电影《红与黑》
电影《隐藏人物》塑造了三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杰出女性形象
桐野夏生的作品大都针对社会中隐性的阶级歧视问题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讲述了与中国电影《我不是药神》稍许类似的故事,但前者的主题更侧重于歧视和反歧视 歧视引发冲突,这是戏剧冲突最好的素材。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形象,就是对犹太人歧视的最好注脚。当萨罗里诺知道了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一磅肉”的契约时,问夏洛克:“我相信,他要是不能按时偿还借款,你一定不会要他的肉的,那有什么用呢?” 夏洛克生气地答:“他曾经羞辱过我,挖苦我的亏损,讥笑我的盈余,侮辱我的民族,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性吗?……要是一个犹太人侮辱了基督徒,那他怎样表现他的谦逊?”在人们眼中慷慨仁慈,“借钱给人不取利钱”的安东尼奥,在夏洛克眼中却是另一个形象。 正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歧视,构成了这部伟大戏剧的核心。 一 据研究,种族歧视始于古罗马帝国时代的自感优越主义者。 种族歧视的现代形式是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的,主要包括剥夺选举权、受教育权和其他权利,压低工资,任意逮捕、拷打甚至杀害,强行限制在“保留地”内居住等等。 以种族歧视为题材的电影作品浩如烟海,《辛德勒的名单》《隐藏人物》《为奴十二载》《黑色八月》……在这些讲述种族歧视的作品中,2017年奥斯卡获奖影片《底特律》则用一种“以小搏大”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整整50年前底特律黑人骚乱事件的社会状态。 1967年7月23日,警方扫荡一间黑人区的酒吧,酒吧中黑人顾客居多,当时又正为一个越战归来的士兵接风,所以一次“抄查非法营运小酒馆”的行动,在醉酒顾客的不理智行为、警方的粗暴言行、围观路人的煽动下,酿成了一次种族冲突骚乱。骚乱持续了5天,造成43人死亡,467人受伤,超过7200人被捕。 影片中,巡警克劳斯是一位对黑人有着严重歧视倾向的白人,克劳斯在影片开篇就开枪杀死了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黑人,后来又射杀了玩枪走火的黑人卡尔。而且,克劳斯不仅杀死了卡尔,还在卡尔旁边放了一把刀,诬陷卡尔想要持刀抢枪。此外,克劳斯还和同事们一起将旅馆里的房客排成一排,随意殴打和侮辱。 影片从警察进入旅馆,就开始了一场长达40分钟的戏剧高潮。剧烈晃动的镜头、血腥暴力的场面和施压者“我有权力我说什么你们就是什么”的霸道,让观众感到一种巨大的恐惧,那种因为肤色、身份处于底层而任人宰割的恐惧。这几乎是所有关于种族歧视的作品的共同点。 电影《撞车》则是由无数的“巧合”组成的故事情节:一个黑人电视导演和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地因为莫须有的违章驾驶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看似该受到谴责的警察却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那名曾遭他侮辱的黑人妇女;老实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却差点谋杀了有着刺青的墨西哥修锁匠;地区检察官和他的妻子被抢吉普车后只能把怨气发泄到无辜的修锁匠身上……在短短的36个小时内,偏见与歧视把素昧平生的一群人推入了多米诺式的情绪深渊之中。 被称为“优生学之父”的弗朗西斯·高尔顿的优生学理论,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种族歧视的理论基础。高尔顿统计了从1660年到1865年间286位著名的英国法官,发现九分之一有父子或兄弟关系。他得出结论:当法官的能力是遗传的,这些法官天生就继承了当法官必备的品质。虽然统计学理论已经推翻他的结论,但其理论却成为纳粹德国种族屠杀的推手。 虽然种族歧视如今已然成为“政治不正确”的象征,但在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的调查中却发现,当地的工作单位在招聘时存在广泛的种族歧视。名字“听起来像黑人”的应聘者得到面试的机会会比名字“听起来像白人”的应聘者少50%…… 二 种族歧视之外,最为人所诟病的是性别歧视——尤指对女性的歧视。对女性的歧视,中外皆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孔子就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中国古代的“三从四德”更将女性作为依赖于男性的无人格者。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女性之所以为女性是由于某种优良品种的缺乏。”尼采则认为“女人是上帝犯的第二个错误”。 三千年的父系文明没有给两性提供过真正平等的机会。英国社会哲学家吉登斯指出:性别差异很少是中性的,男人的角色通常比女人的角色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更高的回报,“性别之间普遍的劳动分工导致男人和女人在权力、声望和财富上呈现不平等的地位”。 这种反对不平等以及对平等的渴望和呼吁,成为许多伟大作品的主题。 在中国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从体育题材出发,讲述了一个打破印度传统的故事。紧凑的剧情安排,精彩的角色形象,令这个励志故事显得真实而不乏温情感。而故事背后,反映出的是印度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问题。电影意在呼吁更多的女性选择自己的人生,唤醒女性的自主意识。 另一部印度电影《没有女人的国家》则以最直接的方式,抨击了印度社会歧视女婴传统的恐怖:女主角被抬进产房,她的丈夫在外面焦急地踱步,突然听婴儿啼哭声,当他听到“是女孩”时,接过婴儿,马上把她扔进井里溺死。他喃喃说:“明年一定要生个男孩!”然而,这种滥杀女婴之风,使许多乡村和城镇里都匮乏新娘。本片女主角卡尔基到了出嫁年龄,她的父亲向男方提出10万卢比的聘礼,谁知一家出了50万卢比,要让卡尔基做他膝下5个儿子的妻子…… 中国电影人在1979年曾经拍摄了一部《甜蜜的事业》,讲述了一位已经有5个女儿的唐二婶因为思想老旧想继续生儿子,让一家人不胜其烦。这部电影的最可贵之处,是传达出中国当代社会一以贯之的男女平等思想,虽然现实中的歧视依然存在,但只能以一种隐性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