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酷暑中的北京热浪袭人。在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场30多人的聚会因为互许的十年之约,如期而至。这场聚会的主角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上海赴京志愿者,他们因奥运结缘,因志愿相知,将短短1个月的奥运之旅升华为延续10年至今的友谊之路。 十年光阴转瞬,当年大部分还是青涩学生的他们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职场精英,在世界各地拼搏、发光。英国、南非、俄罗斯、香港、新疆、上海,距离因为情感的升温不再遥远,这个周末,他们心中有同一个目的地:北京。为了组织好这次期盼已久的相聚,几位骨干志愿者主动请缨成立了筹备小组,提前3个月便开始了准备工作:组织报名、联系酒店、规划行程、制作纪念T恤,他们用特殊的方式表达着对那段青春的敬畏和温情。 8月3日,先遣小分队提前抵京,再次确认各项安排,准备迎接小伙伴们的到来。8月4日,全部人员陆续到达集合地点——北京盘古七星酒店。签到处,满是久违之后的激动和毫无生分的热聊;入住房间,还有暖心专属的欢迎卡片和惹人泪目的纪念T恤。稍作休整,大家在当年赴京队长陶芸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前往驻地旁的国家体育馆——鸟巢,正式开启十年归巢之旅。 鸟巢是当年上海赴京志愿者服务的主场,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大家分布在入口检票服务,运行支持保障、看台观众服务等岗位,每天几乎有12个小时都坚守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地标建筑中。令人惊喜的是,在鸟巢带领团队参观的竟然是当年的场馆运营保障主管陈剑雄老师,十年前的一幕幕似乎也更加清晰如昨天。“这是我当年所在的看台”、“还记得吗?这是我们当年吃饭的地方”、“那时候我们拉着小推车在这条通道里可是相当拉风啊!”、“贵宾室原来是这样的,十年前的好奇心终于满足了”,志愿者们个个如数家珍,纷纷合影留念。参观结束时,陈建雄老师热情欢迎大家2022年再回鸟巢,再续奥运情,那时,这里将是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场馆。志愿者们用感谢和微笑应下了这份邀约! 归巢之旅的第二站是北京大学——当年上海赴京志愿者的团队驻地。博雅塔下、未名湖畔,志愿者们用脚步重温那段青春之路:42号楼的欢声笑语、球场上的友谊比赛、大礼堂的歌舞联欢、静园草坪的太极体验、学一食堂的肉包子、西门的烤鸡翅、凌晨2点关门的浴室,都是一路珍藏的珍贵回忆。同行的队伍里,有一名特殊的志愿者——朱梦佳,当年他是北京大学服务上海赴京志愿者团队的保障志愿者之一。十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个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不同的是,除了继续给大家讲北大的故事,他也已经成为了这群志愿者故事里的人。 十年归巢,微笑延续…… 附2008年上海赴京志愿者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