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历届亚运会回顾 第14届亚运会:釜山亚运

历届亚运会回顾 第14届亚运会:釜山亚运

时间:2018-08-05 20:39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历届亚运会回顾 第14届亚运会:釜山亚运

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于2002年9月29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期为16天。大会以“New Vision, New Asia,One Asia Global Busan”作为口号。

日期:2002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共16天)

参赛国家和地区:41个

参赛人数:9782名

比赛项目:本届亚运会的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拳击、射击、排球、曲棍球、自行车、羽毛球、网球、体操、乒乓球、射箭、帆船帆板、手球、高尔夫球、赛艇、击剑、柔道、卡巴迪、藤球、垒球、武术、皮划艇、棒球、保龄球、马术、空手道、现代五项、软式网球、跆拳道、壁球、橄榄球(共41个)

大会理念:希望与超越,全新的亚洲 (New Vision, New Asia)

大会宗旨:共同的亚洲,走向世界的釜山 (One Asia Global Busan)

大会目标:

促进并扩大亚洲各国间的友好与交流,培养共同体意识。

展现城市力量,率领21世纪的亚洲走向繁荣。

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国际大赛的举办能力。

会徽:

本届亚运会的会徽是以太极图案和蓝色的海水为主题。

蓝色的海水聚成一幅太极图案,图案上方,是代表亚奥理事会的红色太阳,而太极图案和蓝色海水分别象征着韩国和釜山。该会徽代表全体亚洲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发展的精神。

吉祥物:

历届亚运会回顾 第14届亚运会:釜山亚运

釜山亚运会吉祥物——海鸥

釜山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展翅高飞的海鸥,它是主办地釜山市的市鸟。海鸥周身图案运用粗线条的墨迹和自由的线条,显得生动而纯朴,散发出韩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粗细线条的搭配也代表着迈向新时代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理想。这只吉祥物的名字叫做“DURIA”,具有“前进中的亚洲(Durative+Asia)”的含义。同时在韩国语中“你和我一起”的发音为“DU-RI”,这也与希望所有参加本届大会的亚洲国家相互团结友爱,不断发展的大会理念相吻合。

比赛场馆:

历届亚运会回顾 第14届亚运会:釜山亚运

釜山亚运会主体育场位于釜山市莲堤区巨堤洞,是釜山亚运会新建的体育场馆之一,占地面积332200平方米,观众席近60000个。第14届亚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田径及部分足球比赛在此举行 。

开幕式:

2002年釜山亚运会开幕式在9月29日晚18:00举行,地点是釜山亚运会主赛场,参加演出人员约5200名。开幕式主题为“美丽的相见”。开幕式再现釜山古代文化,勾画出另一个历史性重逢充满希望的亚洲未来。36亿亚洲人民在釜山相见,为建设一个共同的亚洲而努力。

闭幕式:

2002年10月14日晚,熊熊燃烧了十六天的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圣火,在韩国釜山社稷体育场缓缓熄灭。 亚奥理事会副主席萨米赫·穆达拉尔先生正式宣布,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在韩国釜山闭幕。 闭幕式在二百四十一名学生的古曲芭蕾舞中拉开序幕,同时一千名来自中小学校的学生组成的舞蹈方阵为亚运会拉开了“回家”颂歌的序曲。整个演出体现着“喜悦与自豪”,体现着韩国人民对亚运会成功举办的祝贺,及对远方朋友离别时的依恋和深深的祝福。 釜山亚运会组委会主席郑淳垞在闭幕式上表示,釜山亚运会是亚洲有史以来不仅规模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体育盛会。亚奥理事会副主席穆达拉尔向釜山市市长颁发了感谢勋章,以此感谢釜山市民为本届亚运会做出的特殊贡献。

金牌150枚、银牌84枚、铜牌74枚,第14届釜山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再次以骄人的战绩第六次蝉联“亚洲第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金牌总数超出了位于第二名的韩国54枚之多,在亚洲的竞技场上,中国健儿已经把对手越拉越远。

在射击、举重、游泳、自行车、田径、射箭项目上,中国军团共有6人3队17次超创9项世界纪录,11人11队22次创22项亚洲纪录,39人6队75次创37项亚运会纪录。在游泳、举重、射击三个项目中,创造了10个奥运会小项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在这三个项目上与悉尼奥运会相比较,有11个小项超过了奥运会冠军的成绩。

非奥运会项目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本届亚运会共设11个非奥运会大项,共72个小项。除武术项目外,其他的10个非奥运会项目基本上都是中国军团的弱项,不过这些项目依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5岁的小将丁俊辉在台球项目上实现了突破,获得了斯诺克项目的个人冠军。另外,中国选手在藤球、软式网球中还收获了2银一铜。

另外值得称赞的还有中国男子游泳队,他们向日本队发起了冲击,最终击破了赛前日本游泳队发誓要“包揽金牌”的豪言,取得较好的成绩。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她们以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

同时,在北京奥运会“七年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军团把锻炼队和提高金牌含金量作为釜山之行的重中之重。680多名参加亚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平均年龄只有23.3岁,绝大多数人没有参加过奥运会和亚运会。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军团还收揽150枚金牌、打破13项世界纪录,更显示出在亚洲范围内中国竞技体育的扎实根底和巨大潜力。

釜山见证了一批中国新人的闪亮登场,这批底气十足的年轻人也成为了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上的希望。在包揽8枚金牌的跳水队中,23岁的田亮已属“元老”;取得男女团体和个人全能冠军的体操队,现在已是“小鬼”当家;帮助中国男子游泳队取得突破并获得3块金牌的吴鹏只有15岁,接近世界水平的罗雪娟、齐晖、徐妍玮、杨雨等游泳女将也不到20岁;19岁的刘翔在男子110米栏中已亚洲无敌手……这些年轻人在夺取金牌的同时,同时还提高了心理素质,获取了经验,这是中国队此次最大的收获。正如韩国媒体所言,“亚洲对中国来说也许太小了”。

但是成绩背后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尤其是中国的部分优势项目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乒乓球女子团体和混合双打一直是中国队的“王牌”项目,女子团体近10年以来从未输过,但釜山亚运会却败给了朝鲜,爆出了一个最大的冷门。中国女子举重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在世界锦标赛等大赛中都以领先第二名平均10公斤的成绩获得金牌。但在这次比赛中,7个级别均没有绝对优势可言,48公斤级上靠体重轻才赢了对手,而53公斤级则以12.5公斤之多输给了朝鲜选手。跆拳道比赛中,包括王朔、陈中两名世界冠军在内的8名选手,没有获得一枚金牌。在体操和跳水等项目中,中国队虽然获得了全部的金牌,但在对手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中国田径队也没有完成15块金牌的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