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两性 > 大学生恋爱课“挂科” 恋爱更要“补课”

大学生恋爱课“挂科” 恋爱更要“补课”

时间:2018-08-05 18:1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大学生恋爱课“挂科” 恋爱更要“补课”

  记者了解到,中国矿业大学开设了《恋爱心理学》选修课,该课跟其他选修课一样,结课后要进行考试,拿到70分及以上,就可以获得两个学分。课程考核分为5个部分——课程视频、课程测验、期末线上考试、访问课程网页的次数、线下活动。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堂课还有人挂科。据悉,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里,有3名选修生“挂科”。据说这门课比高数难。(见8月4日的新华网)

  大学生恋爱课考试“挂科”,是由于大学生对恋爱知识和相关爱情知识懂得的太少,需要在大学里及时“补课”,最好是能够在大学里普及恋爱课,甚至让恋爱课成为必修课。

  每年的5月20日是网友们称的“国际表白日”,也是大学生的“表白日”,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恋爱的向往与追求。有的大学校长还鼓励大学生谈恋爱,认为“爱情是大学的一部分”,并替大学生们着急。然而,有的大学学院却禁止大学生谈恋爱,认为大学生男女牵手算违纪,真不知涉事的院长是真不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还是假不懂。毕竟,禁止大学生谈恋爱,不是倒行逆施,就是患上“管理过敏症”。

  其实,在这个多元化社会里,大学校园是成年人的世界,是正常交往的场所。男女大学生谈恋爱是一种人际交往,一直被视为先进国家的教育开放和与时俱进的表现。因为高校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比如,新加坡公立大学注重引导学生去谈恋爱,专门开设了恋爱课,请相关婚姻专家讲课,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这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恋爱课。可见,教大学生学会谈恋爱,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谈恋爱,才能彰显高校的人文关怀和大学人文精神。

  大学生恋爱课“挂科”,可能是偶然因素,但给我们的启示并非偶然的,应当把它当作一种现象看待。即如何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谈恋爱,让大学生恋爱课考试不再“挂科”。只有真正通过了恋爱课的考试,获得了恋爱技巧的“资格”,才能让大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毕竟,大学开设“恋爱课”,为大学生提供恋爱指导与情感问题疏通指导,让大学生了解双方,学会一些处理两性关系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情商”,让大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获得较强的“幸福”能力。这说明,教育大学生谈恋爱,是在提升大学生们的情商,体现对大学生们的人性化关怀。

  大学生恋爱课“挂科”,从某个方面讲,是对大学禁止和反对大学生谈恋爱的一种讥讽。试想,大学生选修了恋爱课,考试都“挂科”,如果没有选修恋爱课,大学生的恋爱知识与技巧岂不是为零?而大学的责任既是“教书”,更是“育人”,如果大学禁止和反对大学生谈恋爱,不开设恋爱课,不教育大学生谈恋爱,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大学教育责任的失职,大学管理者理应反思。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