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冬节气的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2、立冬的天气特点: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今天,首都北京迎来了第一场雪。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3、立冬的习俗: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 11 月 7~8 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 225° 。此时,太阳位于赤纬 -16°19' ,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 33°47'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对「立冬」的理解,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 「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之意。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即冬季养生,贵在养「藏」。 |立冬之民间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1、节气谚语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沿途见许多百姓因为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等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捞出来切碎后包成像耳朵一样的饺子再下锅煮。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暖」 立冬为冬天之始,老一辈人常常以立冬当日的天气来预测整个冬季的气候走向。「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即:立冬当日天气晴朗则整个冬天将非常寒冷;相反,若为阴天,则这一年的冬天不会太冷,甚至可能是个暖冬。 ▌2、天子迎冬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3、北方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山东、北京、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4、南方热补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5、立冬游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6、民间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民 间 禁 忌 1 忌外出过早 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不仅外出最易引起感冒, 而且阴气比较重,非上班人士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后到室外锻炼。上班人士注意添衣保暖,调节运势。 2 忌日晒过长 立冬后少有暖阳,一些朋友会贪婪于日晒。过久的日晒会消减人的水五行,减少财运。在健康方面,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3 忌洗浴过长 冬天阴气比较重,立冬后洗浴过长会削减人的阳气,并且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2-3天洗浴一次最宜。 4 忌活动过剧 心脏五行属火、肾脏五行属水,在水旺的冬季,心脏或者肾脏不好的朋友要注意心和肾的保养。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但剧烈的运动过后心跳容易加速,血压升高 ,这个季节里特别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最好立冬过后一般人不要选择剧烈运动。 5 忌“小疾”不治 立冬后天气寒冷,人容易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就积累下老毛病。 |立冬之道家养生| 11 月 7 日是立冬节气。立冬后气温下降明显,自然界万物活动趋向静止,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准备冬眠,此时天地一片苍茫。通过冬眠以养精蓄锐,为来年春「生」做准备。 潜藏阳气。立冬后养生需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收敛阳气为基础。 正如《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提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剧烈运动,否则会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导致阳气外泄,不利养生。 在起居方面,立冬时节宜「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益于阳气的潜藏。 |
下一篇:冬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