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雯表示,自己的孩子从小好奇心就重,“给他洗澡时他盯着我的胸,问我为什么他的胸前就平平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李佳雯总是用“长大你就知道啦”来搪塞。 李佳雯的困惑不是个例,据她解释,在她所居住的小区里,其他妈妈们也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些“敏感问题”,大家在小区微信群里都喜欢把孩子们这些“胡话”晒出来,问大家该怎么办。 “都知道对孩子进行性启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该如何把这些常识,用恰当的语言,在恰当的时间讲给孩子听?”李佳雯不解。 资料图:2015年9月22日晚,四川文理学院新学期的一门选修课——性健康教育课开讲,当晚原本可坐50人的教室爆棚。钟欣 摄 教师呼吁:“性教育”课本待普及、教学内容需拓宽 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关于两性问题的尴尬不仅体现在家庭中,学校里,老师们如何给孩子们教授性知识,对于儿童性教育来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 董文瑶目前在成都一所小学任教,她是一名有19年执教经历的老教师。常年与孩子们在一起,对于少年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两性问题,她有相当丰富的观察和体会。 “比如,常看见一年级的小男生悄悄摸一下同桌小姑娘的脸,我作为老师,当然知道他很单纯,但我还是会告诉他,女孩子的脸不能随便摸。”董文瑶说。 按照董文瑶的观察,孩子到了5年级以后,班上“绯闻故事”就会多了起来,学生们传纸条,说着谁喜欢谁,这些现象在校园里已不是新鲜事。 董文瑶介绍,目前成都大部分小学也未开设性教育课程,在董文瑶所在的学校里,小学生6年里上过的性教育课不超过3节,且这些课都是把性教育内容夹杂在思想品德课里,内容也只是教孩子如何自我保护。 “至少在我从业的19年里,我并未感觉性教育在小学课堂上有太大提升,增设这门课程,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董文瑶说。 在甘肃平凉的一所中学,阎蓉(化名)老师对此也颇有同感。阎蓉告诉记者,如今出现早恋现象的学生年纪越来越小,“学生们从网络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大家对性知识的接触也越来越低龄化。” 阎蓉称,自己所带的初中班级也未开设性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教材,只有生理卫生课上有所提及,她建议,性教育应该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设立专门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