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网讯7月27日,三伏天终于熬到的“中伏”第一天,但坏消息是今年的中伏长达20天。难熬的三伏天,养生之道,你知道多少?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2018年三伏天从2018年7月17日开始,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计40天。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据东昌府人民医院的保健医生说,三伏天养生重在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入伏后,除了“暑邪”这个“罪魁祸首”外,还有“湿邪”这个“幕后杀手”,即所谓的“湿热交加”,“暑必夹湿”。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所致。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所以说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吃凉,否则就容易让更多寒气进入,原有的寒气又排不出来。同时人体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胃肠温度也偏高,冰冷、寒凉之品入于胃肠道,容易引起胃肠痉挛,出现腹痛、腹泻等表现。 另外,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1、多吃苦味食物。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4、蛋白质供给需充足。(记者 颜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