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从小觉得《易经》深奥,神秘,很多人拿去算卦,神神秘秘的。他就想试着把它的本来面目一探究竟。他拿起放大镜,墙上挂起八卦图。开始了文本细读。 一旦深究起来,流沙河常常会笑。他发现很多让他感到可乐。“有很多内容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比如我目前发现《易经》的复卦,结果‘复’说的是流行性感冒。我一边读一边笑。
流沙河:比如“潜龙勿用” ,是说,一个人的时候还没到,千万不要轻易乱动,不要暴露自己。但是背后的道理来源是怎样的,不少人都不清楚。这个道理来自鳄鱼的一个生活习惯。鳄鱼在沼泽地,春天的时候,天还冷。他们打的洞,待在里面,不能动。因为那个时候,鳄鱼对外界环境的隐患没有抵抗力。这个“龙”就是指“鳄鱼”。亢龙有悔。是指鳄鱼到了夏季,水快干了,如果不及时打洞以便潜伏,就会后悔。这种角度,唯物的角度,是符合事实的。
流沙河:肯定都有根据的。6500年前,河南濮阳,一位酋长的墓,叫西水坡45号大墓。墓里发现了这位酋长的骨架旁摆着一虎一龙,用石头摆的那条龙,一看就是一只鳄鱼。那个时候的华北平原大概属于温带,亚热带。所以那时候的河南植被茂盛,是有鳄鱼的。长江流域的扬子鳄叫声像“龙”的发音,所以给鳄鱼起名叫龙。 我曾专门学了天文学知识,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和形状,夏天夜晚你就能看见。古希腊的天蝎座,在中国就是“龙”,你看它的形状,他的嘴巴占据身体的三分之一,这不就是鳄鱼吗?再看名为“沧龙”的星象,完全就是水池边的鳄鱼一下跳起来抓捕猎物的形象。
封面新闻:沙河老师,《易经》很容易被江湖人士与占卜算卦联系在一起。 流沙河:算卦迷信不是我研究《易经》的目的。如果里面只是一些玄学知识,那我的研究兴趣也不大了。正因为里面那些土得掉渣的内容,让我觉得很有滋味。因为其中包含了真实的不得了的底层社会的知识。 比如里面提到人际关系。“一人行,则得一人;三人行,则损一人。”是说一个人在外旅行,则很容易在路上找到同行的人。而三个人一起出行,则很容易其中两个联合起来孤立另外一个。这多么耐人寻味啊。
流沙河:做这些事情不能有功利心,不能骄傲。我自己偶然有一点发现,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只有在前人的知识基础上,才有所见。不是我坐在窗口空想的。而且我的所谓新鲜发现,也不过是蕴含在经典文本里的东西,只是没有被别人发现而已。 封面新闻:为什么很多人都发现不了呢,您有什么秘诀? 流沙河:我就是读书读得比较细,就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有一颗寻根究底的心。 比如说《诗经》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很有名。我最初引用这两句,是很多年前我看张爱玲的小说引用了这句。后来我又看到一些台湾诗歌引用,内地很多人也陆续开始用它,逐渐成为流行语了。但是没有几个人去查一查原文。 原文来自《诗经·邶风·击鼓》。根据《十三经注疏》,读音其实应该读执子之手(shao)。诗里没有女性,两个人都是男性,可以说一个是战国时代郑国战车连的连长,另一个是副连长,讲的是同性之恋。而且早在汉代,就有人发现了这一事实,汉代人加的注解,就说诗中两人也像平常普通家庭那样,相爱相守。这不是我故作惊人之语,不是我自己编造出来的。是古人早已发现,刻到书上,流传了两千年之久。当然,也不需要要求每个人都像我这么细读,但总得有一个人去细读了发现了,并加以解释和传达出来。
流沙河老师给封面新闻记者讲经典研究 封面新闻:随着研究古籍越来越深入,有没有什么感受?怎么看自己的研究? 流沙河:越来越觉得,很多知识出于我意料之外,有很多乐趣。一直都在研究过程中,千万不能把自己看得特别了不起,更不要表演。真正学习传统文学的人都知道,这是多么庞大的知识,你倾其一生,皓首穷经也读不完,别说一半,十分之一都读不到。
|
上一篇:衣服正常晒 还是把里面翻出来晒?
下一篇:长春高三化学辅导/知识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