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无意识:窥见远古心灵的痕迹 丁力 880 2018-07-23 丁力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提出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他的其他主要概念都是围绕着这个概念而展开的。 无意识不是没有意识。把德文的 Unbewussten及英文的 uncon-scious翻译为“无意识”可能会引起误解,好像无意识是意识的不存在。无意识是潜藏不被感知的意识。在他的早期著作《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写为“潜意识”(Unter-bewussten),后来改成“无意识”(Unbewussten)。在弗洛伊德那里,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他只不过改了名称。“潜”是潜伏、暗藏的意思。无意识是深藏在意识之下的意识,不属于意识的范围,但能够影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类似冰山之尖和冰山的水下部分,不可见的部分更大;更像是物质与暗物质的关系,彼此的联系若有若无。据计算,暗物质和暗能量占宇宙质量的95.1%。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它们存在的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不断被发现。 发现集体无意识 荣格在自传中说:“我所有的著作,我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始于1912年。”这一年,他37岁,在年底出版《力必多的变化与象征》,标志他与弗洛伊德的分裂(这本书收入汉译《荣格文集》第二卷,名为《转化的象征》)。这里的“转化”其实是荣格的术语“变形”。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力必多(libido)的本质是性欲冲动,而荣格把力比多看作是生命力,含义要宽泛得多。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是他们在理论上的重要区别。 在《转化的象征》中,荣格仍然把弗洛伊德当作权威,但在引用时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作出更广泛解释。他说:“尽管弗洛伊德把力比多定义为性,但他也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以性来诠释‘一切’,而是承认确有某些特殊的、性质尚不清楚的本能力量存在。”可以从中看出荣格试图在弗洛伊德和他自己之间调和。这种“性质尚不清楚的本能力量”不是弗洛伊德的发现,而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开端,但那时还模糊。当然,荣格不仅吸纳弗洛伊德以及诊疗经验,他更发现了各文明具有相似的神秘主义底色,这个底色才是“集体无意识”的坚实基础。 在《转化的象征》第二部分第三章,荣格叙述了他在1910年之前观察到的一些精神病例。那些病人的幻觉中有相似的意象,如对男根表现出的崇拜,这与他读到的澳洲等地的原始民族的传说和行为相近,而他相信这些地方在近代才开始有交流。所以,荣格说:“这显然不是一个观念传承的问题,而是关于人类天生具有制造类同意向的禀赋的问题,或者毋宁说是人人共有一些相同的心理构造,我后来把这些相同的心理构造称为集体潜意识的原型。” 在《力必多的变化与象征》中,荣格还把集体无意识与生理学概念相比较,以获得科学上的支持。荣格认为这是受到压抑的性欲退行(这时他还在弗洛伊德的影响之下)产生的。他进一步指出,被压制的性欲“激活其他领域的功能”;性能量转换了形态,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他后来把这个过程称为“变形”,但抛弃了作为原初动力的性欲,代之以“原型”,即人类共有的意象。 独立于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又对潜意识和无意识做了区分。他把跨入意识门槛的无意识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包括那些显然来源于个人的、可被认识的材料”,“此外还包括被遗忘、被压抑的内容以及创造性内容。”(《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称之为潜意识或个人无意识。另一类不是个人的获得物,属于人类共有,处于无意识的深层。荣格说:“非个人的心理内容,神话特征,或者换言之原型,正是来自这些深层无意识。因此我把它们叫做非个人的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历史的长期积累。荣格选用“集体”这个词是因为这种无意识是人类普遍共有的。 集体无意识处在无意识的深层次,显现的是人类从远古遗传下来的共同意象,而构成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材料是个人经验,特别是受压抑的性欲。中国曾有论者把当下社会的集体记忆称为集体无意识,尤其指民族心理创伤留下的记忆疤痕。这只是荣格使用这个词的原意的很小一部分。 集体无意识是历史的积淀 荣格在自传中说:“1916年,我有了一种要形成自己的思想的渴望,我的内心产生了具体的冲动。这一内心冲动逼着我去详细阐述并表达。”这一冲动的结果是写出《对死者的七次布道》。荣格说:“无意识对应于全部死者的神话世界,对应于先人的世界。因此,要是有人产生灵魂消失的幻觉,这就意味着灵魂退缩进了潜意识,或者说回到了‘死者的世界’之中。”这个另外的世界不在别处,就在产生幻觉的集体无意识之中。 荣格用“灵魂”指阿尼玛,男性心理中的女性一面,不是超自然的存在。“死者的世界”指潜意识(无意识),因为他相信自古以来的人类(死者)经验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各种意象(即原型)遗传下来,保存在无意识之中,他把这部分无意识称为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不是超自然的存在。荣格的部分思想资源以及他的用词经常使人误认为他是一位神秘主义者,而他自己不曾认真地辩解过。他有过幻觉,这是他选择精神病学的一个原因,也是他能够有所发现的一个原因。但他是在清醒时分析和整理这些幻觉的。毫无疑问,他是一位理性的现代学者。荣格说:“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就会把它当作奇迹来谈论,而我可不是传播奇迹的人。” 那些不曾出现过幻觉的人,或不曾像荣格那样有过经常的、强烈的幻觉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他的经历。但幻觉并不完全是虚幻的,它们是精神疾病导致的潜藏的欲望、观念、意象的变形。这种变化经常出现在梦境中。梦是弗洛伊德治疗病人的入手之处,这个方法也被荣格继承。 幻觉能够刺激灵感的产生,因此,幻象有时被当作艺术才能的显现。那些缺乏这种症状或者想更加刺激的人,则从致幻剂中获取幻象,最终毁了自己。有些现代文学家和艺术家依赖毒品制造幻觉,成为幻觉的牺牲品。 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1955)说:“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拖着自己走过黎明时分的黑人街巷寻找狠命的一剂。”这“一剂”是一剂毒品,他们用毒品制造自己的疯狂和灵感。在美国,使用毒品在二战后垮掉的一代中很常见,至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甚至成为社会运动的一部分。在灵感之外,他们还期待在麻醉品制造的幻觉中得到解脱和启示,而这是自上古以来许多信仰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不是新潮。荣格与这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不同,他走的是另一条路。他在“自发的”幻象中寻找心理因素。 曼陀罗草:一种致幻植物 |
上一篇:重庆警方打掉“网赌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