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很火的一个话题 “一秒变腹肌” 大家先自行感受一下 这新一轮的花式炫腹 很多人也想练出这样的效果, 然而, 惊爆了大家的眼球。 健身本是强身健体的好事, 为何险些被夺了性命? 其实,造成如此惨剧的背后黑手就是横纹肌溶解症, 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肌肉溶解。 杀伤力如此之大的 横纹肌溶解症到底是个什么鬼??? 横纹肌溶解症指的是一些原因造成的肌损伤, 影响细胞内外钠—钙稳态, 最后导致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等一系列表现。 由于肌细胞的细胞膜完整性被改变,所以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就会趁机从细胞内“溜出去”,而肌红蛋白进入到人体后极易堵塞肾小管,从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多表现出肌肉酸疼难忍、肿胀无力,尿液呈酱油色或可乐色,亦有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 其次,小编要着重说一下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在众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出现的原因中,“长时间不运动突然大量运动”这条诱因绝对可以位列第一。 现在的人,大都意识到了运动健身的重要性,但苦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抽不出时间运动,于是就想趁着周末或节假日搞“突击战”。可是这种运动方式就跟暴饮暴食一样,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接下来,再来说说怎样避免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若要避免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通常要遵循以下几点: 01 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强度和时间 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健身小白或长时间没运动(1个月以上)的小伙伴来说,要首选恢复性训练,宜从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做起,比如快走、慢跑、小重量的健身房固定器材。一般来说,恢复性训练需要持续2-3周的时间,每周3-4次为宜,并且每次运动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02 运动前一定要热身 在运动损伤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由于缺乏热身而引起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热身运动的重要性。热身可以增加身体的核心温度,减少关节粘滞性,增加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在运动前,进行一个正确的热身,不但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还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告诉它“我要开始运动了,你要做好准备哦。” 如何判断运动过度? “ 运动过度后有几种反应是我们马上就能感觉到的,分别是头晕、呼吸困难、定向力障碍、精神恍惚、心脏跳动快和脱水。同时,如果你出现容易激动或抑郁、睡眠质量下降、精神萎靡、嗜睡并伴有体重下降、食欲降低和频繁的疾病时,那么也代表你运动过度了。 运动心率超150次/分 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 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猛?对普通健身爱好者来说,运动后,心率为每分钟120—150次左右最佳,也叫黄金心率。超过150次/分,身体可能就会吃不消。 医生建议,日常锻炼可以记住“1、3、5、7”四个数字,“1”代表每天运动一次,“3”就是每次运动坚持30分钟到60分钟,“5”是指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7”就是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数是170减去年龄数。 生命在于运动,此话不假, 运动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机能, 帮助我们抵抗疾病! 但运动过量也会损害自己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