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除了开朝立宗的打江山皇帝出身贫寒之外,其余后面的皇帝其实都是坐拥社稷的守江山人,撇开每日日理万机的朝政之外,选取妃子秀女,充实后宫,也是每位皇帝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登基时年龄都不大,对于这些对男女之事十分陌生的年幼皇帝来说,选妃也是极为重要的,而在临幸其他妃子之前,会有宫内深谙此事的宫女对幼年皇帝亲身教导。 说起清朝皇帝大婚就不能不说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是有清一朝封后纳妃最多的皇帝。他一生册封了4位皇后,纳了庶妃、贵人以上嫔妃就有35位。而他也是清朝皇帝中大婚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康熙四年,即康熙皇帝迎娶赫舍里氏之时才11岁,而赫舍里氏当时也只有12岁。虽然这次婚姻笼罩在政治婚姻的阴影下。但是,他们俩是从小的玩伴,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绕床弄青梅”、“羞颜尚不开”,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这对小夫妻婚后恩爱甜蜜,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纵观二千多年的帝王史,几乎所有的皇子,尤其是小皇帝在大婚之前都必须接受临幸女人的性教育。康熙大婚4年后,赫舍里氏生下了一个聪明乖巧、活泼可爱的小皇子承祜。而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才15岁,赫舍里氏皇后也才年仅16岁。当然,比康熙皇帝生孩子更早的皇帝也是大有人在。他就是西晋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他在13岁做太子的时候不仅正式结了婚,而且还已经有了孩子。 早在司马衷大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就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让太子知道男女房帏之事。谢玖离开太子的东宫时,已经怀孕。谢玖后来在别处宫室中生下一个儿子。几年以后,太子司马衷在父母宫中见到一个孩子,晋武帝告诉他,这是他的儿子,他竟然大为奇怪:自己怎么会已经有了儿子?再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浚17岁大婚,但他13岁时就已经掌握了临幸了宫女的技巧,第二年他还做了父亲。 清朝皇宫中明文规定,小皇帝在大婚之前,必须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小皇帝亲身实习临幸技巧。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从此成为宫中有身分的女子,每月拿俸禄,不再像其他的一般宫女从事劳役。因此,这份差使也一直为宫女们所企盼,希望借此脱离苦海,一步登天。这八名宫女的名分一般是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清朝皇宫中的这种规定,其目的无疑是让小皇帝在婚前对于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经验,以便在和皇后及嫔妃一起生活中能够从容不迫,能够及早诞下子嗣,延续王朝香火。 作为小皇帝以及皇子们有的要在宫女身上吸取房事上的经验,有的要从他们奶妈那里获得启蒙的教育。奶妈直接亲身对皇子们进行启蒙教育成为了皇宫内廷另类教育法。皇子们到了可以实习的阶段,还处于被开导而无禁忌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很容易被挑逗或产生冲动,也就最容易对身边的女子发生“性趣”。尤其是太子,住在东宫,没有皇帝的诏令,他是不允许随意出入后宫的,以防止他和后宫嫔妃发生不堪之情。这时候太子身边除了侍女之外,最容易亲近的就是奶妈了。 万氏是四岁时进入皇宫、成为一名宫女的。万氏最初在明英宗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宫中为侍女。后来,万氏进入青春期以后,日益娇艳秀美,加上她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侍候太后体贴入微,所以极得孙太后的宠爱,成了孙太后的心腹宫女。朱见深是朱祁镇的长子,生于正统十二年。 早在朱见深做太子时,孙太后就已经派万氏前去做他的奶妈,对他进行教育了。此时,万氏长朱见深18岁。朱见深在万氏的启蒙教育下,从此不能自拔。他十分依恋着万氏,一刻也离不开万氏,万氏成了他生命的寄托。年轻的朱见深对于万氏除了感情和情欲的需要以外,还有驯服和敬畏。朱见深18岁即位,万氏已经是36岁了。就这样,朱见深在万氏教育下长大成人。万氏的成熟、丰韵,从容不迫和长期培养的依恋和感情,自然会使朱见深在的实习体验中感到轻松、自如、畅快无比。因此,少年天子的朱见深十分宠幸这个人过中年却风韵犹存的万氏,竟然赐给她贵妃的封号。 其实,康熙皇帝也有与其奶妈发生这种所谓“姐弟恋”的传说。康熙皇帝低婚龄,多妻妾,生育能力强。在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康熙的生育能力是中国历史中最强的,一生中共生有五十二个皇子,实属罕见。传说康熙皇帝少年的时候就暗恋自己的奶妈,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就有这方面的情节。不过,当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后将这位名叫苏嘛剌姑的奶妈赐给康熙皇帝做妃子时,却遭到了这位奶妈的婉言拒绝。这种情节的演绎无疑是受到历史上皇帝与奶妈“姐弟恋”故事的影响。然而,康熙一生好色成性,即使到晚年,也是雄风不减当年,其好色之名,在有清一朝,无人能出其右。 当然,小皇帝以及皇子们在接受奶妈启蒙的教育和从宫女身上吸取房事经验的同时,还要接受诸如“压箱底”、“欢喜佛”等教具启发、诱导的“形象化教育”。譬如,在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中,保存着一些东西叫做“压箱底”,它的外形多种多样,有的是水果状,有的呈船状,有的甚至干脆只是一个小盒子。如果把盒子的上盖掀开,里面是一对瓷塑的男女交合形象。当女儿快出嫁时,母亲就从箱底拿出这东西来,掀开盖子,让女儿看,告诉她结婚的当晚应该怎么做。还有一种东西叫“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春宫图。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就买一卷这种画,放在嫁妆中,带到夫家去。新婚之夜将它铺在床上,夫妻两人照此行事。汉代的张衡写过一首描写新婚生活的长诗《同声歌》,其中有几句就是:“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帐,素女为我师,天老教轩皇。”这表明至少在汉代,在两千年前,就有“嫁妆画”这样的东西了。 |
上一篇:深圳沟通口才培训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