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图库 > 够了 这些养生传言不靠谱(图)

够了 这些养生传言不靠谱(图)

时间:2018-07-18 07:3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饮食健康如今越来越受大家关注,但许多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的养生知识都是以讹传讹,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网上疯传的养生知识到底靠不靠谱。


  饮食健康如今越来越受大家关注,但许多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的养生知识都是以讹传讹,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网上疯传的养生知识到底靠不靠谱。

  猴菇饼干胃病患者要少吃

  养生传言:猴菇饼干最近可谓相当火爆,饼干本身并不算非常健康的食品,偏偏品种又特别多,如何才能在众多饼干中脱颖而出呢?猴菇饼干就以健康养胃的噱头进入了大家视线。在宝鸡市某超市,市民杜女士一次性买了三盒某品牌猴菇饼干,杜女士说:“孩子经常把饼干当零食吃,都不好好吃饭了,听说这种饼干可以养胃,因此多买了几盒,孩子当零食吃也能有好处。”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据宝鸡市营养学会一级营养师王亮介绍,以健康为主打的饼干并不少见,很多猴菇饼干都声称适宜胃病人群食用,建议每日食用2-3包,但其实除去配料表中的猴头菇成分,其他成分与普通饼干并无二致。而且饼干本身含有大量油类及脂肪,因此并不能作为保健食品来食用,更不能达到养胃效果。因此家长要控制孩子食用量,不能让孩子吃得过多,有胃病的人更应当按照医嘱食用或尽量少食。

  常嚼口香糖易患胃溃疡

  养生传言:口香糖已逐渐成为大家饭后必备的食品,特别是一些木糖醇口香糖主打保护牙齿健康预防蛀牙,因此备受年轻人喜爱。但微信等网络平台上流传着咀嚼口香糖的过程可“欺骗”大脑,使它封闭饥饿感,进而实现减肥的效果。

  一级营养师王亮介绍,最新研究发现,饥饿时咀嚼口香糖并不利于减肥,且对健康无益。研究发现,嚼口香糖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胃口变小,因为口香糖含糖量很高,咀嚼过程中糖分被血液吸收,可产生暂时的饱腹感,但很快更强烈的饥饿感会再次袭来,造成过度饮食。

  另外,如果一个人喜欢嚼口香糖,那么他患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就会增加。咀嚼会让胃液开始工作,然而胃里没有任何食物,胃液只能侵蚀胃黏膜,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等疾病。另外,咀嚼口香糖的话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

  烹饪小龙虾要煮透 现吃现做

  养生传言:小龙虾不干净,在生长中会受到海水影响,体内含有大量重金属,不利于人体健康,这让人们对小龙虾的恐怖感已深入到了脑海中。

  据王亮介绍,小龙虾食性杂,能在污染水体生存,但是小龙虾并不能清洁水体、清除腐化物质,相反由于它在生长中要蜕二十多次壳,水体环境差的话,就不蜕壳了,不仅不生长,还容易死亡。而现在餐馆当中的小龙虾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并随着生长不断脱壳,重金属毒素其实早已被转移出体外。

  市民如果烹制小龙虾,一定要到正规市场购买,烹制前可先在清水中放养,使其吐净体内泥沙等杂质,并将虾鳃、细爪剪掉,用刷子刷净虾壳,烹制时要蒸熟煮透;小龙虾要现吃现做,尽量不食用隔夜虾。但要特别提醒市民,小龙虾虽美味,但过敏体质、痛风患者还是要谨慎食用。

  儿童酱油未必健康

  养生传言: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家长们往往会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市面上以健康为主打的诸多儿童酱油,成为许多家长首选的调味料。市民徐先生说:“之前用过一次儿童酱油,味道淡一些,不像普通酱油味道那么浓重,感觉比较适合孩子的口感。”

  王亮表示:“酱油作为调料品,主要作用是丰富菜品口感,本身并没有太多营养,每天的食用量一般也就几克到十几克,其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对营养的贡献基本完全可以忽略。而无论是普通酱油还是儿童酱油,为了方便储存,也都会加入一些防腐剂。家长普遍担心的是,宝鸡当地的饮食风格口味比较重,这就有可能造成钠的获取量超标。但儿童酱油中的钠含量并不比一般酱油低,如果想要达到同样的调味效果只能加大摄入量。”

  最重要的是,儿童饮食完全不应该用酱油来调味。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盐都是多余的。人的口味有适应性,通过调味来增加儿童食欲,只会让他们对调味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口味越来越“重”。小时候越“重口”,长大之后就越难以控制盐的需求量,高血压风险也就越高。

  吃蛋黄派不会“被酒驾”

  养生传言:继藿香正气水导致酒精测试仪误报之后,蛋黄派也会导致误报的消息被大家广为传颂。网传吃了这些食品一旦被交警用酒精测试仪测出酒精,就会被当作酒驾来对待。


  首先来看看蛋黄派为什么出现误报,一级营养师王亮介绍,其实不只是蛋黄派有这个可能,在蛋糕中含有酒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些面点,需要酵母菌来发酵,而在发酵过程中,就会产生食用酒精。还有一些蛋糕因为水分比较足,而食用酒精可以用来保存水分,让蛋糕更为松软,市面上的蛋糕普遍还会使用食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防霉。除了蛋黄派,像提拉米苏、腐乳、木瓜水、酒芯糖等,甚至是储存不当的苹果、香蕉、梨等水果都有可能出现酒精测试仪误判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针对酒驾还是要依靠血液检测为准的原因。市民也不用就此不吃这些食物,要知道这类食物中酒精含量很低,短时间内就可被人体代谢或自行挥发。

  记者咨询交警得知,市民如因吃完蛋黄派被测出酒精含量,可及时向交警说明情况,休息片刻再测试。蛋黄派的酒劲儿毕竟持续时间较短,仅有几分钟的时间,真正喝酒后不会在那么短时间内就消解。

  华商报记者 张甜甜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