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以保护老年人权益名义治理保健品乱象,南通网

以保护老年人权益名义治理保健品乱象,南通网

时间:2017-11-05 12:1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一直以来,虚假宣传、敲诈欺骗是保健品市场的毒瘤,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不久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工信部、公安部等8部门召开全国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此之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印发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

  (11月3日《法制日报》)

  不可否认,以“养生讲座”等方式推销保健品,是从情感上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销售高价保健品。

  目前,这还是一个管理盲区,打着法律的擦边球进行营销,即使存在虚假宣传、敲诈欺骗之嫌,也很难取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看不清过度推销保健品背后的伎俩,被商家牵着鼻子走,疯狂购买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保健品,甚至不惜同子女反目。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之下,老年人群体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健康生活。这时候,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看准了生财之道,期望一夜暴富,所以才会冒出那么多所谓的保健品和“养生讲座”。虽然保健品诈人钱财的新闻不断,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无处不在的非理性“保健品依赖症”,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是很可怕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将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为此,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系列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倡导社会和公众尊敬、关爱老年人。然而,令人不堪的是,偏有一些无德商家和不法分子,非但不善待老年人,反而变着花样去忽悠老年人。如向老人过度推销保健品等,以此诈取老年人的钱财,其卑劣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可见,必须以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名义,治理保健品乱象。在当今商品社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成为社会一大通病。而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他们利用老年人思维缓慢、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频频将罪恶之手伸向老年人。因此,过度推销保健品乱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消除监管盲区,并制定铁律严厉打击。然而,保护老年人权益,仅仅凭靠制度和法律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树立全民敬老意识,倡导人们恪守社会公德,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所有的老年人。